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几乎达到了一天不看新闻就会落伍的程度,网络词汇越来越多,词意也不断衍生变化,大家都在享受各地方言、词汇甚至舶来词的随意使用,但是却不知道词语或词意的来源,小编对此很有兴趣,经常会在饭局上给朋友分享,每次都能够成为焦点,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

解手

先来一个有意思的,"解手"大家最为熟悉,常用意思就是上厕所方便,但是问题来了,上厕所明明是解裤子为什么叫解手?手被绑上了吗?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2)

还真猜对了,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家顾颉刚曾进行了考证,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杀人如麻,把一个四川杀了七八成,白骨累累,惨绝人寰,天府之国沦为荒芜之地。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3)

大清入主后,眼瞅着富庶之地人烟稀少,岂不浪费,于是下令移民,从湖广迁移大量人口填补四川,又从江西迁移大量人员填补湖广。安土重迁的老百姓当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了,于是官兵就把人用绳子绑在一起。

但是大小便是控制不住的,总不能让官兵老爷给你脱裤子提裤子吧,所以就要把手解开,方便之后再把手绑上。于是,"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并随着人口迁移逐步扩散至其地区。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4)

另外,也有一说,山西大槐树移民也有"解手"一说,两种说法异曲同工,是"解手"来源最形象的一种解释。除此之外,早在元代文献里就已经出现"解手"一词。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5)

吐槽

再来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吐槽”已经达到了被用烂的地步,现在经常被用来表达爆料、抱怨、挖苦等意思,为什么叫"吐槽"呢,难道是往槽里吐口水?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6)

其实“吐槽”一词来源于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漫才,类似于中国的相声,指挑对方话语里的毛病,找茬,抬杠,和“捧哏”类似,台湾翻译成"吐槽",前几年才传至大陆。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7)

然后

"然后"大家都不陌生,是起到承接和递进关系的一个连接词,这个词有什么好说的?很多朋友发现,有的人说话喜欢用"然后",甚至达到每句必用的程度,为什么?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8)

熟悉港台明星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港台明星在说普通话时特别喜欢用"然后",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用"然后"的来源,模仿!其实,港台明星使用"然后"是因为国语说的不好,通过"然后"来延缓时间,就像我们说英语喜欢说"Oh"一样,没想到却被当作时髦模仿!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9)

哇塞

"哇塞"这个词也很熟悉,印象中女生很喜欢用这个词,表达自己的惊讶、惊喜。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0)

但是,看完"哇塞"的真正意思,女生可能就会羞于用这个词了。"哇塞"一词来源于闽南语,上世纪70年代在台湾流行,原意是什么呢?类似我们的"我cao",属于真正的粗口!80年代传入大陆沿海地区,后来被当作时髦词推广开来,成了表达惊讶的一个常用词、流行词,也是醉了!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1)

吃豆腐

"吃豆腐"这个词更适合饭局了,一般指男性占女性的便宜。

其实,"吃豆腐"最早确实是指吃豆腐,古时候办白事菜里有豆腐,去烧纸送殡就可以吃饭,有些人为了占便宜不管有没有亲戚都去蹭吃蹭喝,吃豆腐也就成了占便宜的意思,后来又发展为占女人便宜的意思。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2)

打鸡血

"打鸡血"这个词也非常常用,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兴奋就会说他"打鸡血"了,或者没精神时候想"打鸡血",兴奋、精神和"打鸡血"有什么关系?鸡血是兴奋剂吗?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3)

其实,打鸡血是上世纪60、70年流行的一种保健方法,由来是某军医被打倒时献出的保养秘方,被上层社会信以为真,后来在全民流行开来,抽取公鸡的血液往人体皮下肌肉注射,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并被投机分子疯狂炒作,打了鸡血之后百病全消,力大无穷。当然,这都是无稽之谈!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4)

打call

前一阵突然冒出一个“打 call”,小编一脸茫然,怎么到处都在“打 call”,深感自己一夜之间被时代淘汰,落寞而茫然,于是赶紧查了一下,原来又是一个舶来词,“打 call”就是互动支持、加油助威的意思,来源于日本!指现场观众互动欢呼、挥舞荧光棒,加油助威,真是长见识了!

餐桌文化的经典句子(这些词大家天天用)(15)

好了,先扒以上几个吧,有些词的来源也不唯一,只选取了比较有意思的一种说法。手机码字真的很累,希望大家能够笑笑,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在饭局上分享一下,真的可以成为关注焦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