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未完待续,2021届的就业指导已提上日程……有人说,2021届约900万毕业生与上届未就业学生的叠加,将直接导致今年的秋天演变成又一个“最难就业季”。“金九银十”求职高峰期,智联招聘也于日前应景地发布了一份《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说,经历了疫情,毕业生们的求职心态发生了变化,择业观念明显更加务实,超六成求职大学生将顺利就业当作第一要务,可以接受实际薪资不如预期。

各高校为了助推毕业生就业,更是绞尽脑汁费尽心力……

今年毕业生就业会遇到哪些问题(两届毕业生叠加求职)(1)

两届毕业生重叠求职高校多措并举助推学生充分就业

这段时间,有些高校举办的校招会和往年有点不同,变成了“2021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暨2020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双选会”,校内就业指导部署会也变成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会”。

因为疫情影响,这个秋季,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重叠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明显。

眼下在厦门,包括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校内的招聘专场、空中宣讲会等都在持续开展,由各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招聘信息也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更新。例如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近期发布的招聘信息,经常每天都能达到二十条甚至更多。

为了助推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厦大开展了“凌云壮志”职业生涯引导行动计划,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求职辅导月”系列辅导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掌握就业必备的专业知识、求职技巧;集大在暑期期间的就业服务“不断线”,持续正常受理毕业生签约、解约、报到证办理等就业相关业务;厦门理工学院也持续开展就业与服务系列活动,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表示,厦大毕业生的大型双选会时间计划分别于2020年11-12月和2021年3-4月进行。根据往年经验,其他各在厦高校的校园双选会时间也基本在这个时间段举行。

2受疫情影响延迟求职?更应提前求职 延长求职周期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说,受到年初疫情影响,许多毕业生为了追求稳定,更多地选择考公考编,以及国企和雇主品牌较好的企业。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就业难的现状,延迟了自己的求职计划。但这被认为是非常不理智的选择。他们认为,遇到“最难就业季”,毕业生应该延长自己的求职周期,而不是延迟求职时间。尤其是如今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很多企业在暑期已经开始提前招聘,学生更应该把求职期提前。

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认为,毕业生长期待业在家,不仅对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不利,也会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对社会来讲更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建议家长与学校一起积极引导孩子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学会仰望天空,脚踏实地,敢于抛开“面子”、放下“架子”、抢占“位子”,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建功立业。

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建议毕业生,合理认识自我,科学定位,冷静梳理求职方向,及时关注就业信息,主动了解招聘动态。同时广开门路求职,“找找新趋势”“瞅瞅新方向”,向在线教育、线上零售、人工智能、5G等逆风而上、强势崛起的行业求职,向新就业形态、基层项目、参军入伍、公益性岗位等进军,向适合自己特长、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投身。

3最难求职季也有陷阱毕业生就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就算是“最难求职季”,大学生求职也别忘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建议毕业生,要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如学校、当地教育、人事等政府部门举办的招聘会、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求职网上获取的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真假,投递简历前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核实,企业资质也可通过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过分强调“形象与容貌”、提供“薪金过高”(如月薪数万)的求职信息,一定要格外小心;看到一些编辑粗糙、内容不完整的招聘信息,不要盲目参加应聘,更不要随意发放自己的简历;如信息中刻意留有招聘者手机电话,在简单沟通后便催促要求参加集中培训的,要多加留意;对招聘信息有怀疑时应通过政府网站、行业网站和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认真核实,不要只听信其广告宣传。

若走出校园求职,在前往面试之前,要先求证该公司是否真实。对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要求夜间面试的,皆应加倍小心。如用人单位约定到校外宾馆、酒店、公司等地方面谈的,最好白天与同学结伴前往,并观察是否在会议室、面谈室等公开场合进行。女生不要随意单独外出面见招聘者,也不要贸然与招聘者在密闭房间单独会见。

提醒毕业生,不要将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都提供给招聘单位,一般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即可,如需固定电话,可以提供学院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办公电话,最好不要提供家庭电话

此外,要记录好何时何地向哪家公司投放了简历,何人接受,没有投递过简历的,千万不要与之进行相关交流,平时注意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