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治军严谨,不许士兵扰民,深得民众欢迎。他在池州的行军故事流传很广。
岳飞的孙子岳轲所编《金佗萃编》卷二十三:
王自池州进兵于潭州,所过肃然,民不知军旅之往来。上闻之曰:“岳飞移军潭州,经过无毫骚扰,村民私遗士卒酒食,即时还价,所至欢悦。”赐诏奖之。孝宗皇帝践阼,诏云:“去冬出戍鄂渚之众,师行不扰,动有纪律。道路之人归功于飞。”
岳飞去潭州是他最后一次陆路经过池州。此后,他的部队主要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和淮北一线活动。虽说经过池州时,百姓知道有部队经过,只是不知道是谁的部队。这支部队严格遵守不扰民的原则,当地百姓反而送些酒食给士卒,百姓的赠予是出自自愿、真心、无私的,这反过来又映衬了部队素质之高。
岳飞手书
在贵池境内,从池州城到殷汇镇之间,即从秀山门经十里、何村、紫岩、洗马、金鸡、白面等驿站的这一路之上,留下了口耳相传至今的传说。
相传,岳飞奉朝廷之命,前来捉拿一个叫陈半州的人。陈半州本是朝廷官员,家中田产占据了半个池州,家大业大。据说他有一件宝物,是可以借之夜行千里的竹杖(竹马)。当陈半州骑上竹马之后,可以早上上朝,晚上回家。看他千里迢迢,早出晚归,家人觉得奇怪。有一天,他的夫人因为好奇,骑了竹马一次,竹马便死了,失去了速行的功用,导致陈半州此后无法按时上朝,误了大事。所以皇帝命令岳飞前来捉拿他。岳飞和陈半州本是好友,不忍心将他捉住,所以一路上放风,希望陈半州听到风声后能够提前逃脱。岳飞到了贵池涓桥镇境内的一条小河边,令士兵停下来洗马,此地从此被称作“洗马铺”。接着往前,又让军士去百姓家买鸡犒劳将士们。他命令,只许买一斤重的鸡,这样就会耽误时间,所以此地后来被称为“斤(金)鸡铺”。再往前,离陈半州的家只有半里路左右了,于是岳飞令士兵们就地休息,希望风声传出去,后来此地得名为“半里铺”。
谁知陈半州是个忠臣,他觉得自己有罪,所以当听说岳来前来拿他时并不想逃跑。于是岳飞只好抄了他的家,将他捉拿之后压在殷汇附近的老鹰山下。岳飞这一路上,留下的洗马铺、斤(金)鸡铺、半地铺等地名,至今仍在。这充分说明,岳飞在池州的影响早已深入民心。
岳轲《金佗粹编》卷二十三
那么,民间传说中的陈半州是谁呢?《光绪贵池县志》卷八“古迹”:
陈半州宅。旧《志》:在秋浦灵田。半州,南渡时人,富半池州,故名。其产名以类编,今贵池之佛田、唐田、恭田、赖田、玉田,皆其庄也。其行乐处标为四景。后以奢僭诛。今遗迹犹在云。
陈半州原来是实有其人。民间之所以将他与岳飞联系起来,可能是因为他与岳飞有几点交集。第一,二人是同时代人。“南渡时人”指的正是宋室南渡之时。第二,因为陈半州富甲半州,而且行乐当时,后来“以奢僭诛”,即因为他的行乐之举已经超越了朝廷的规定,所以被诛杀灭家。岳飞三次经过池州,有两次均为平定地方叛乱。第一次去饶州,他是奉命平定李成之乱。第三次从池州到潭州,是前去平定钟相、杨么之乱。因为岳飞之举均为义举,所以民间移花接木,将诛杀陈半州的故事“嫁接”到岳飞身上,这表达了民间对岳飞的信任与景仰。第三,岳飞三次池州之行,均经过今贵池唐田镇境内,他若顺道诛杀陈半州,从线路上来看也是有可能的。岳飞捉拿陈半州之事在贵池是个民间喜闻乐道、经久不衰的传说,虽然史志并未记载,但也许这是一段被埋没的史实,因为岳飞在时间、线路、军务上多个角度都有与之契合的可能。
岳飞在池州还留下了不少传说,比如他在齐山翠微寨练兵、在城东虎林城(今马衙镇)练兵的故事。池州境内有不少地名与岳飞在池州屯兵有关,比如城内清溪河故道有“点将台”等。岳飞行军至殷汇镇那边,留下了“金灯崖”“马草深”“下马桥”“宝赛”“马料湖”等地名。
岳飞一生经过的州县占据宋朝大半壁江山。在池州只有三次行军和四个月的驻扎,但他“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爱国情怀为历代百姓所称颂,历经近千年,英名仍不减当年。(未完待续)
作者 纪永贵
来源:池州文化旅游
#趣游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