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中说的“桃符”

就是我们春节贴的福字

那么你知道贴福字的

由来和讲究吗?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1)

贴福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山海经》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棵大桃树

树的东北枝就是鬼门关

黄帝依此创造了驱鬼习俗

——立大桃人——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2)

门口立桃人的习俗

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形成

由于桃人制作繁琐

汉代以后逐渐简化成桃符

即在桃木板上写文字或画神像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3)

唐宋时期

人们开始用红纸制作桃符

宋代《梦梁录》中

就有“画桃符”“迎春牌”的记载

宋代《玉堂杂记》中

更记录了“春牌”的文字内容

即“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4)

贴“福”这个字

是怎么在历史演变中经久不衰

到今天成为一种习俗的呢?

“福”字有何特殊的文化内涵?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5)

“福”字的文化内涵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6)

“福”,在甲骨文中是人类祭祀活动的写照。《周礼》中,有“凡祭祀之致福者”的描述。随着时代演变,“福”演化成“幸福”的意思。《礼记》中有“福者,备也”的说法。意思是福就是事事顺利,所需要的全部能达到。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在《尚书》中也有记载。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人丁兴旺、社会安定......都包括在“五福”当中了。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7)

今年春节

不管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

“福”字还得安排上

那么问题来了

福字到底是倒贴还是正贴?

福字是正贴还是倒着贴好(福字正着贴还是倒着贴)(8)

将“福倒”谐音为“福到”,这个“谐音梗”我们都不陌生。

传说清代恭亲王府有个不识字的仆人,有一年过春节时把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看到后大怒,要治这人的罪。反应机敏、能言善辩的大管家忙对恭亲王说:“王爷息怒,这是吉兆啊,福倒福‘到’,这不预示着王爷的大福大贵到了吗?”说得恭亲王转怒为喜,重赏了管家和那个倒贴福的人。后来,贴倒福便成了习俗。

尽管有“福倒”了的说法

重大的过年典仪、庆典

福字还得正着贴

家中大门是一家的门户

福字也需要正着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