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齐国国君齐桓公,在齐国国相管仲的帮助下,成为了当时各个诸侯国中的霸主。那时,中原地区已经安定下来,边远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常常到中原来惹事生非,这也成为当时的一个隐患。

有理有据的成语(成语老马识途)(1)

有一天,管仲就对齐桓公说:“大王现在是发兵攻打孤竹国的好时期(孤竹国是当时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把他们打败以后,其他边远的小国定会有所收敛,给咱们减少很多的麻烦,再说中原的其他诸侯国也会更加佩服咱们齐国。大王您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也可以更加稳固。”齐桓公想了想,说:“如此也好,一个小小的孤竹国自然不是齐国的对手,马上命人去准备吧。等到开春的时候,寡人要亲率大军出征。”

第二年开春,齐桓公与管仲和隰朋一起率军攻打孤竹国。因为齐国与孤竹国路途遥远,从出发到双方对战,再到得胜后准备返回齐国的时候,已经到了冬天。在路上,隰朋说:“大王,这里放眼望去,四周景色都差不多,走来走去,咱们也不知道走的方向对不对,现在天可越来越黑了,已经没有太阳了,更辨不清方向了,这可该如何是好啊,如果大军找不着方向,很容易迷了路,然后走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会饿死的。”管仲听了就说:“大王,且不必担心。我听说老马识途,年老的马匹记得曾经走过的路。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可是来的时候,既然走的是这条路,那它们一定还记得该怎么走回咱们的家。咱们不妨解开老马的缰绳,跟着他们一路走回去。”齐王想了想,也只能如此。管仲便挑选了几匹年老的马,解开了缰绳。只见这几匹老马,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都向一个方向走。齐桓公和管仲就带着大军跟在这几匹老马后面,也不催赶它们。走着走着,有人来禀告齐桓公说:“大王,军队带的水快要喝完了,这周围没有溪流或湖泊,不知如何是好。”齐桓公一听喝的水快没了,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隰朋就说:“我知道蚂蚁在冬天时会住在山的南面,而夏天则会住在山的北面。你们且去找一找,只要看到蚂蚁洞口有大约一寸高,那么地下大约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士兵们按照隰朋的话去找蚂蚁洞穴,找准了地方便向下挖掘,果然挖出了地下水。而齐桓公他们,就这样,在老马的带领下找到了回家的路,又在蚂蚁的帮助下,找到了地下水。终于,一行人是平安回到了齐国。

后来人们就用“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来比喻经历过同样或类似事情的人,他们了解、熟悉情况,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