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吉祥物“冰墩墩”大火。线上店铺早已售罄、线下门店大排长队,可谓“一墩难求”。不得不让人感叹:“‘冰墩墩’,想带你回家,真的不容易。”

冰墩墩设计过程科普(冰墩墩火出圈设计团队曾专门到四川取材)(1)

“冰墩墩”为啥能这么火?听说设计团队曾专程到四川取材?2月7日,四川观察记者专访了“冰墩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揭秘“冰墩墩”诞生的故事。

冰墩墩设计过程科普(冰墩墩火出圈设计团队曾专门到四川取材)(2)

初评时“熊猫”未入十强

“冰糖葫芦”获好评

冰墩墩的设计团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由14人组成,他们画出上万幅手稿 最终从近六千幅作品中胜出。在冰墩墩的创意中,冰壳是最先被确定的,它既和冰雪运动相关,又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冰墩墩设计过程科普(冰墩墩火出圈设计团队曾专门到四川取材)(3)

刘平云介绍,冰壳来自于团队最初入围的方案之一——“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灵感就来自刘平云儿时的一个符号记忆。“我是江西人,小时候,对北方的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冰糖葫芦”,刘平云说,没想到这个也成为整个团队创意的开始。

“冰糖葫芦”的创意广受好评,但还不足以代表大国形象,于是团队又反复多次修改,将冰壳里的形象改为麋鹿、老虎、兔子等,各种创意不断被提出又被推翻,最终大家还是觉得国宝熊猫最能被大众所接受。

专门来川观察熊猫

完善设计细节

虽然确定了熊猫的基本形象,但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2019年8月,“冰墩墩”的设计团队专门到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熊猫的形体和姿态。刘平云说亲眼见到熊猫并跟专家和饲养员的充分沟通后,团队获得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个是观察到熊猫的尾巴是白色的,之前我们的方案里是黑色的。另外一个就是脚,我们为了正常的动作表达设计的是外八字脚,但在现场看到是内八字脚。”针对这些细节问题,、团队回到广州后,立刻做了修改。

冰墩墩设计过程科普(冰墩墩火出圈设计团队曾专门到四川取材)(4)

“冰墩墩”最初的名字有很多

以叠音为主

从冰糖葫芦到冰雪熊猫,历时共10个月,冰墩墩定型后叫啥名字?这背后也有故事。刘平云告诉记者,起初团队在起名时也多用的是叠音,比如两位团队主创的名字雪雪、云云,再比如冰悠悠、雪堆堆,但没有获得通过。后来,大家想到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是来自冰糖葫芦,而冰糖葫芦在北方就叫“糖墩儿”,所以有老师提议叫“冰墩儿”,墩代表敦实,有一种邻家男孩的感觉,儿字很有北方的感觉。但由于南方人和外国人可能读不出来“儿”,最终就改成了“冰墩墩”,兼顾到了全球的发音。

冰墩墩设计过程科普(冰墩墩火出圈设计团队曾专门到四川取材)(5)

没想到“冰墩墩”这么火

自己的存货也送完了

2019年9月17日,冰墩墩正式与公众见面。冬奥会开幕前,冰墩墩火爆出圈。刘平云说,作为设计团队,他们真没想到冰墩墩会这么火,原本手里有的库存都送了出去,这几天不断有亲朋好友想要冰墩墩,刘平云只好说声抱歉。

在刘平云眼里,冰墩墩就像他们的孩子,能够成为网红被大家喜欢,当然是非常开心的。刘平云还记得,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过:“冰墩墩是集中国、中国人民精华于一身,它会成为北京和中国的亲善大使。”如今,冰墩墩受到了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们的喜爱,名副其实地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亲善大使。

记者丨陶忻玥

来源: 四川观察sc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