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雪了,雪花较小,如同鸡毛天气一冷人们的活动就大为减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童年的暖水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童年的暖水瓶(回忆暖水瓶)

童年的暖水瓶

今日下雪了,雪花较小,如同鸡毛。天气一冷人们的活动就大为减少。

小的时候,家里住的瓦房。

冬天早上起来,奶奶早已在煤球炉上煮好了豇豆稀饭,锅上还蒸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酱豆,还有刚炒的雪菜。

幼时的我总爱贪睡,在奶奶三番五次催促下才起床洗漱,吃饭。吃过早饭的我迫不及待地出门玩耍。

每日早饭皆是如此,少有变化,但却百吃不厌。而今甚为怀念那个味道。

感觉那时冬天总比现在要寒冷的多,都穿着的鼓鼓囊囊棉衣棉裤,这些都是长辈手动制作的。那时农村经济条件有限,老百姓普遍都是自给自足。

那时取暖设备几乎没有。如今的电暖袋,空调等等,幼时只在电视里见过。无人目睹过实物。

白天最多的是烤火炉,三五人围坐在煤炉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

中午,奶奶烧饭,让我拿着筐子去屋东边扯点稻草,农村家里都是烧柴火灶。那时,每家每户都有稻草堆。

家乡夏秋收割之节,都会将地里麦秸或稻草堆好,做烧饭之用。如今村里大部分都使用电炉或燃气。只有一些老年人还继续使用柴火灶。

到了晚上,奶奶拿出打吊水用剩的玻璃瓶,这种瓶子随处都有,就地取材。把瓶子清洗干净,将火炉上烧开的水,倒入其中。按橡皮盖子,盖紧,置于被窝,可暖手足。早上再将水倒掉,可循环使用。

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小时候用过,但如今是无人用这东西了。

回忆以往,忆苦思甜;笔而记之,仅作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