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梵语为Bodhi Citta,“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现代可理解为“高尚与觉醒”之心。这是一种正向潜意识的能力,潜藏在你我心中。并且有人将它与爱的能力等同看待,因为不论我们有多么无情、自私或贪婪,真诚的菩提心永远不会丧失。它就在众生的身上,从未损毁,一向完整无缺。

打坐观想是正确的吗(打坐应常起菩提心)(1)

打坐修心

如何发掘自身的“菩提心”?

有人说面临困境时,只有打坐时时常涌起的菩提心能平和心境。

因为当我们的心灵得不到任何外界的启示时,或者正准备彻底放弃一件事时,我们很可能在打坐的寂静中,发掘出心中痛苦脆弱地带,从而发现自身的正向力量。

也有人将菩提心与慈悲心等同看待,感觉这也是尘世修行的一部分。

但这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因为我们不去正视令我们害怕的恐惧,推到由我们自身负面情绪所构筑的围墙,那么自身永远体会不到“菩提心”。

所以说当我们不再试图掩饰自身的脆弱,不再对生存易碎的本质视而不见,那这颗菩提心就会觉醒。

打坐观想是正确的吗(打坐应常起菩提心)(2)

心如菩提

具有菩提心对日常打坐修心的好处

具有菩提心之人在涉入今后日常可能会发生的困境之中,会第一时间看穿自身内心的反应和自欺。

并且会理解无常的含义,因为我们自己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是一无所知的,而这份未知感正是漫长打坐修心之路上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打坐观想是正确的吗(打坐应常起菩提心)(3)

打坐修心

菩提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不论我们身处何方,在何种境地我们都可以用打坐这种工具来体验友爱、和平、欢喜等正面情绪。

并在修心的痛苦与感恩下,惊恐与愤怒中发掘那颗属于自己的菩提心。我们会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善性,得到适于自身的安全感。

但请记住万事万物都有极限,有时菩提心的修持因个人不同不能保证快乐的结局。这时我们应该了解“我”或许在这场修心之旅中什么都没找到,却因这场追寻而成长了,这才是我们修心的初心。

倘若大家对菩提心的修持法有怀疑,不妨深思以下问题:“我愿意以成熟的态度来直面人生,还是宁愿徘徊在负能量阴影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