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能使农村群众及时、方便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为此我国在各地多次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因用水问题造成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多数地区在工程的建设中与建后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以下是我个人对农村饮水工程现状提出建议与意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关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

摘要:为了能使农村群众及时、方便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为此我国在各地多次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因用水问题造成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多数地区在工程的建设中与建后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以下是我个人对农村饮水工程现状提出建议与意见。

关键字: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建设,管理,水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谋实惠的重要举措。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用水紧缺,引起民众纠纷突兀,供需矛盾尖锐,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件民生实事。对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要科学合理,抓质量、抓落实,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

一、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农村饮水工程,要求饮用水的“质”与“量”得到充分的保障,由于镇村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供水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两种类型,集中式供水点管网分为圩镇管网与村级管网两种,分散式的主要是无法集中供水群众部分群众自引的自来水。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较为偏远,施工条件艰辛,管线长度大,水费收取率不高,对设施的维护出现“放任自流”的状态。饮水困难问题不仅是脱贫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和管理运营管护资金保障力度不够

工程建设资金主要靠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给予配套,常态化、制度化安排饮水工程安全管理资金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资金缺口很大。在无配套资金的支持下饮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地点多为偏远山区,地方政府财政无稳定收入来源或经济较局促紧张,对饮水工程相关配套设施的维护严重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

2.管理运营体制方面不够完善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地区将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归到当地水利部门中,其他部门作为辅助机构。目前,大多数地区饮水工程的管理主要存在兼管或失管两种形式存在,监管不力问题严重,当地政府并未专门设置部门,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工程的维护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有限,上级部门并没专门组织关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镇村对工程在建及后期管理出现的问题,未能采取专业应对措施,做到及时、有效应对。

3.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及管线管理不足

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受到农业耕作使用农药化肥、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物废水、养殖排污等多种因素的威胁,且饮水工程水源水质极易受生锈的供水管网供水造成的二次污染。乡镇工程供水点较分散而使得管线长度大,多为几十、上百有的甚至上千公里,由于环境的差异,无法制定统一的考核机制,进行规范、统一管理,从而大大增加管理的难度,目前供水管网一旦损坏,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4.群众工作宣传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农村群众素质普遍偏低,对于农村饮水工程的了解不够全面、认识不够到位,对安全饮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饮用水未送检或未定期送检,而是片面认为自己使用水源表面干净、清洁即可。自来水需要收取水费,部分群众认为要收费不如饮用自引清洁水,有的人为了避免缴纳水费私接、滥接水管,甚至用少数群众使用自来水,将自来水引至菜地、农田等进行灌溉,不仅造成水源的浪费,而且导致水量水压不足。农村自来水水费收取难,且管线不规范,无法进行统一管理,进而增加管理的难度。

三、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针建议

1. 加大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管护资金的保障力度

工程建设除了上级财政的配套资金外,后期要积极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当地政府应积极向上级申请管理资金及维护资金,发动自身动能进行自筹,以自筹的方式尽可能弥补管理资金短板。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工程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公共政策的扶持、落实。

2.建立健全管理运营体制

当地政府明确农村饮水工程工作的重要性,在“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成立领导工作小组,设置独立部门进行管理,明确职责。对于“农村饮水工程”的资料实行系统化管理,实时掌握动态信息,强化遇事执行力,同时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撑。对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当地政府办公室最好在人员方面配备3到4个专业管理人员,各村至少配备1名管理人员。县镇相关部门定期对镇村管理人员在“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业务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批优秀专业的管理人才来,以及时解决各种突发状况。

3.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工程建设地点多为山区或不发达地区,为实现水源污染得到管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农业耕作科学施肥打药,划分禁养区与限养区,对于生产生活的废水集中处理,废物日产日清等等。地方政府必须 “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当地政府必须让挂村直联工作组、村干部将保护水资源工作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明白农村饮水工程是为群众健康而建,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而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把水质的提升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

4.提升素质,增强宣传力度

地方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使得工程很大程度上无法发挥该有的作用,成为一种摆设、沦为“形象工程”,造成设施闲置资金浪费。全面提升群众素质,转变群众老旧水观念至关重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及普及安全饮用水知识,让群众很好区分安全饮用水与清洁水,改变人们的用水理念。每个村(居)委建立健全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办法、水费收缴制度等多项制度,逐步实现“以水养水”模式,按规定实施,制确保有专人管理,养护资金有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区开展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部分成就,但是在工程资金保障力度不够、体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是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工作,是脱贫摘帽的硬指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条件。因此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保证民生安全的重要举措的一种。

参考文献

[1]张培培,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李仰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灌溉排水中心

[3]关于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