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懒猫小编跟大家谈一谈甜荞和苦荞干粒重差异甚大,因此对其将粒大小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甜荠划分标准为:小粒品种(小于25g)、中粒品种(251~30g)、大粒品种(30.1-35g)、特大粒品种(大于35g);苦荞划分标准为:小粒品种(小于15g)、中粒品种(15.1-20g)、大粒品种(20.1-25g)、特大粒品种(大于25g)甜荞:全国以中粒品种比例最大占40.1%。小粒品种以北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江西、安微、云南为主,上述地区分布着全国76%的小粒品种,从东北>内蒙古、山西西北、西南、江西、安微,小粒品种的分布频率有増加的趋势。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1)

中粒品种分布范田较广,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和江西等省,占全国的76,3%。大粒品种以北方的辽守、内蒙古、山西、陕西为主,占全国的94%。特大粒品种分布在辽宁(5份)、山西(4份),约占70%。可见,甜荞千粒重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大粒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华北的内蒙古、山西,小粒品种主要分布在西北的西、甘肃和西南地区、江西、安微。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2)

小粒品种主要分布在甘肃、云南和贵州,约占82%。中粒品种的品种数逐渐增加,相对分布频率却在逐渐减小(76.8%~63.3%→53、4%)。苦荞的颗粒大小分布规律大概是:

北方(山西、映西)以中粒品种为主,南方(云、贵、川、藏)以中粒品种和大粒品种为主甘肃处于南北过渡地区,中粒品种、小粒品种均有分布。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3)

主茎分枝数荞麦主茎分枝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量的构成,主茎分枝数除与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受环境(栽培条件)的影响。甜荞和苦荞的主茎分枝数略有差异。一般甜荞二级分枝数比苦荞麦多,但成花成果率低。荞麦的主茎分枝数(级分枝数)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甜荞R=0.334,苦荞R=0.242),相关程度甜荞大于苦荞。甜荞:全国以3-5个分枝数的品种比例最大占48,1%,其次为5.1-7个分枝数的品种占23,3%,3个以下分枝数的品种占19.8%,多于7个分枝数的品种仅占8,8%。地区间省区间荞麦的分枝数相差较大。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4)

陕西和甘肃比较,陕西以5.1-7个分枝数的品种为最多占本省的64.4%,而甘肃则以3.1-5个分枝数的品种占比例最大,占本省的70,3%。全国有83,5%的品种主茎分枝数在3,1~7个之间,大于7个分校数的品种占15%。苦荞的分支趋势,以华北地区到西南地区,它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华北地区有92.9%(占本区荞麦资源),西北地区有62.7%(占本区麦资源),西南地区有42,4%(占本区荞麦资源)。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5)

华北这个地区普遍以五个植株的数量品种为主要,甜荞R=0.316、苦荞R=0.547相关程度苦荞大于甜荞。苦荞的主茎节数比甜荞多。甜荞;主茎节数全国以12.1-15节的品种为最多占48.1%,低于12节和15.1-18节的品种各占22。5%左右,大于18节的品种仅占6,4%。小于12节的品种分布范围较广,南、北方均有分布,但西南地区分布的频率较高,占本地资源的55.8%。12-18节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6)

苦:主茎节数大于15节的品种占753%,12-15节之间的品种占21,2%。大于18节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山西、陕西、甘肃的中南部和南方的云南、西藏等省。15-18节的品种集中分布在陕西秦岭山区和四川的大小凉山一带。15节以下的品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占全国的84,1%。株粒重单株生产力是荞麦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由于苦属自花授粉,因而其结实率比甜荞高,株粒重亦比甜荞高。

苦荞种植方法(栽培甜荞和苦荞)(7)

甜荞:全国株粒重小于3g的品种占52.1%,3,1-5g的品种占31.1%,大于5g的品种占16,8%。分布范围较广的品种是单株生产力低于3g的品种,各个自然区约有50%左右的品种。株粒重在3-5g的品种各个自然区约有30一40%的品种。株粒重超过5g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西和江西,占全国的68%。好了,今天小懒猫小编分享的知识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