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6日,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的授权之下,美国制定了绝密的“曼哈顿计划”,试图利用核裂变反应来制造原子弹,著名的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担任这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和领导者1945年7月15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片沙漠地带试爆成功,同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即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的两颗原子弹),直接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爱因斯坦是什么之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爱因斯坦是什么之父
1941年12月6日,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的授权之下,美国制定了绝密的“曼哈顿计划”,试图利用核裂变反应来制造原子弹,著名的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担任这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和领导者。1945年7月15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片沙漠地带试爆成功,同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即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的两颗原子弹),直接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
此后,罗伯特.奥本海默声名大噪、成了人尽皆知的“原子弹之父”,但他陷入深深的愧疚和悔恨中,认为自己“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身为美国代表团的一员,饱受负罪感折磨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在联合国大会上脱口而出:“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献血。”这一句话气得美国总统杜鲁门火冒三丈,他说:“他(指罗伯特.奥本海默)只不过制造了原子弹,可下令投弹的人是我啊!”与此同时,另一位“原子弹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惊骇于两颗原子弹在日本造成的毁坏,认为自己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罗伯特.奥本海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是名副其实的“原子弹之父”,他的E=MC²质能转换公式为原子弹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他还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推手之一。1938年1月,物理学家西拉德为了逃避德国纳粹的迫害而逃到美国,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他听闻梅特纳发现了铀核裂变的反应之后,就意识到原子弹的实现条件已经齐备了。1939年7月,西拉德和魏格纳乘车前往“莫尔博士小屋”,见到了隐居中的爱因斯坦,西拉德向爱因斯坦讲述链式反应之后,爱因斯坦惊讶的说:“我可压根没想到这些!”三人斟酌一番,决定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陈述原子弹的破坏力、以及它的战略意义,爱因斯坦在信件的结尾签了名。
1939年10月11日,西拉德的朋友、金融家萨克斯携带着爱因斯坦的信进入白宫,他担心这一封至关重要的信淹没在众多文件中,就在罗斯福的面前大声朗读了信上的内容:爱因斯坦开门见山的说铀元素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也可以制造一种威力巨大的炸弹,单个炸弹足以摧毁一个港口,且暗示德国纳粹已经注意到了铀元素的“潜力”。听完萨克斯声情并茂的朗读,罗斯福仅仅是觉得铀元素的“武器化”挺有趣,但美国并不急于研究和使用铀资源。
(爱因斯坦)
次日,萨克斯和罗斯福共进早餐,为了引起罗斯福对铀元素的重视,萨克斯讲述了一个故事,即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曾向拿破仑提议,建议拿破仑组建一支蒸汽船海军,可骄傲的拿破仑拒绝了富尔顿的提议,因此,英国抢占先机、建成了世界上最强的海军舰队。若拿破仑的眼光再长远一些、心态再谦卑一些,则19世纪的历史会迥然不同。罗斯福听出了这个故事的深意,立即召集和组建一个调查委员会,全力以赴的考察铀元素“武器化”的可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爱因斯坦接受采访,直言自己后悔卷入了“曼哈顿计划”,若他知道德国纳粹造不出原子弹,他不会提供一丝一毫的“贡献”。晚年的爱因斯坦对化学家鲍林明确的说,他一生最重大的错误,就是签署了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建议他制造原子弹。
(爱因斯坦)
小考题:你认为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行动是否合理?欢迎你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科技前沿、历史拾遗、奇闻异事和人物品鉴,还望你的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