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为什么喜欢《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1)

我最早读《聊斋志异》(白话文)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不知从哪里借到一本白话文的《聊斋志异》,刚打开书就被迷住了。

故事是那样的吸引着我,那时候感觉第一次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两耳不闻窗外事,连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全然不知的状态,现在想那是最早在读书的时候达到了心流状态。

正好那天是周末,家里人都外出了,只剩下了我自己,我从早上九点开始看《聊斋志异》,一直看到下午5点多还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

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仍然无法忘记当时阅读的美好时光。

后来也读过文言文版本的《聊斋志异》,那时候我语文不错,尤其是古文挺好,很多文章我都用钢笔做了批注,写了很多自己的感想,不得不说,原版(古文版)读起来,意境更深,因为文字的魅力在,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或神秘或绝美的境地,让人深陷其中。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2)

狐仙幻化的女子

在看到一个荐书活动中,我在想最喜欢的一本小说时,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蹦出来的是《聊斋志异》这本书。

因此我在思考为什么《聊斋志异》如此的吸引我,虽然在读聊斋之前也接触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一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方神话故事和《圣经》中的故事等等,但都没有像聊斋这样吸引我,原因我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之前看的神话故事大多是同一套路,看多了就没有新鲜感了。都是神话故事,感觉离我们现实很久远也很遥远。而聊斋志异中的《猪婆龙》《辛十四娘》《画皮》等故事别出心裁,非常吸引人。

二是蒲松龄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写志怪,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让人无法想象到最后的结局,情节的趣味性胜过了内容的意义。我读的时候就是感觉到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超越了我的想象,对未知世界用想象来解释。比如对阴曹地府的描写。

三是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故事中虽然有花妖狐魅、鬼怪,但都有人或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作为烘托,加上描写丰美,形象生动,很多故事形象让人记忆深刻。如《画皮》《阿宝》《崂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3)

图片借用恶魔小镇之图

四是《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让那时候少年的我感受很深,尤其是《席方平》,我看了好几次,每看一次都感觉心中有淤积之气无法出来。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后来有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我也比较喜欢。

二《聊斋志异》简介及评价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近500篇。

有很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对《聊斋志异》都倍加推崇。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4)

鲁迅曾评:“《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王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

鲁迅从12岁就读这部书,1921年在《唐传奇体传记(下)》中写道:“清蒲松龄作《聊斋志异》,亦颇学唐人传奇文字,而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今不绝。”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5)

张爱玲早期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也明显受《聊斋志异》的影响。她在散文《天才梦》中说:“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着《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其实,不独莫言,许多文学大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6)

聊斋中的故事

《聊斋志异》自1765年初刻,其后200年间,所刊版本极多。因此人称:“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聊斋志异》不仅在国内深远,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它已被写进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大百科全书,从而成为享有很高声誉的世界名著。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7)

很多聊斋志异的故事还改编成了电影,比方说比较有名的《倩女幽魂》《捉妖记》《画皮》等,还有最早我们小时候看的《聊斋》,里面的歌词还能哼唱几句。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严,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谁能解得开

三、蒲松龄其人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关于蒲松龄如何写出《聊斋志异》的故事,他出生于书香世家。

从我们普通人现实视角看来,蒲松龄就是一个落魄的老书生,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

他自幼就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四十岁左右,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弄个茶水摊子,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这个故事有两点我分析后觉得很重要:

首先,蒲松龄是个真正的作家,古代的科举考试让很多人为之一辈子奋斗,然而蒲松龄在考了一些年之后就放弃了科考,就像如今我们的高考生一样,参加多次考不上心仪的学校,或者连上线都困难,转而成为一名教书先生,因为爱好,所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开茶馆、搜集素材,来写书。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8)

一直想到的出口被堵死了,寻找另一个出口。

这里我们发觉他是一名斜杠中年,因为他写书时已经40岁了,当过教书先生、还做过幕僚的同时一直在写书,从文献中得知,他的作品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因此他是一名真正的作家。

其次,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现代社会,考试不是唯一出路,考上了大学还有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等等,我们有多种职业可以选择,凭借自己的努力干什么都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

但是在古代,蒲松龄能够年复一年有恒心有毅力的收集、整理故事,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年青人学习,尤其是经历过高考之后的考生,上了大学之后,应该更加珍惜光阴,努力治学。

聊斋志异小学生读哪本好(落榜考生千千万)(9)

最后,套用最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来做结尾:世上许多事情,只要甘心,吃了多少苦头都不会受到伤害,它们反而成就了一种可贵的印记和生命的痕迹,成长中不可少的经历与磨练。——三毛 《你是我不及的梦》

(该文是首发在简书的,这里内容稍作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