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唐: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初遇此诗,只觉诗题复杂拗口,甚而都没仔细读题,夕阳西下,楼台深锁,花戏东风,虽色调暗淡,情调低沉,但也只觉的是一首写景诗了,丝毫不觉“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的黯然心情。

许浑最好的一首诗(许浑一首怨而不怒的托讽诗)(1)

这个诗题的大致是说诗人有朋友从外地来长安想找一栖身之地,几经周折之下却事与愿违,无奈只好漫游于汧山陇水之间。许浑有感于朋友的遭遇,因而以诗寄寓,写下这首托讽诗。

“海燕西飞白日斜”,诗的开头表面写燕飞,实则是把朋友之到长安,比作一只西来的飞燕,当它历经辛苦飞到长安的时候,已是日落黄昏,夜色将至,于是不得不寻投宿之处,可那么多空置的楼台亭阁,却朱门深锁,不愿让它栖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是如此繁华的长安,初唐诗人骆宾王写的《帝京篇》描写道:“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岺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许浑最好的一首诗(许浑一首怨而不怒的托讽诗)(2)

可是就是这样的繁华包容的皇都,外来的贫士却找不到修椽可寄,彷徨无计,寂寞无聊,于是漫步长安街市之上,但见天子宫墙,高如万仞,王侯甲第,高耸连云,达官贵人之家,也是深宅大院,跨越街衢,占地甚广。高楼深院的甲第比比皆是,有不少的楼台却是阗寂无人,重门深锁,并无人住。有人流落街头,想求一宿之地而不可得,连云厦阁却多空置。在崇楼高阁中,最名贵的春花,已在春风戏弄下下落红满地了,却久久不见人打扫落花,繁花落寞,高阁空置,正如花开花落,无人欣赏,也只不过是空负东风,一任春去春来,流年暗换。这自然就呈现出一种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感到怨恨呢?不由的让人想到白居易应举,顾况初见白居易之名的那句戏言:长安物价昂贵,恐怕白居不易!。

许浑最好的一首诗(许浑一首怨而不怒的托讽诗)(3)

诗人同情友人怨恨不平的情绪,因事而题,诗的艺术构思就是借物取喻、托景见意以含蓄和反衬的手法,反映出无数豪门大院的楼台空置,天下贫士却无枝可依的不平现象。而写到“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更是讽刺上层的权势人物占有了一切,寒士贫民则几乎到了无立锥之地,显示出现实的不公,似乎在预示着唐王室的衰败没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令人惋惜不尽,无怪乎杜甫慷慨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

许浑最好的一首诗(许浑一首怨而不怒的托讽诗)(4)

这首诗表面读来平静,“怨而不怒”,作为一首托讽诗,虽是意在彼而言在此,但字里行间的传情示意,却深得讽人之旨。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