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二战的娃儿,走过不少弯路,还好最后还是爬上了岸。一战358,二战402,成功上岸南大企业管理大方向。希望我对于各个课程的复习方法,能对依然在路上的考研人有所帮助。

我本科是安徽的一所双非院校,有勇气报考南大,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不满现状、不甘平庸。毕业的事情以及档案的处理都耽误了很多时间,正式的复习开始于六月末,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每天去图书馆复习。但是因为是二战,所以有基础,一战的娃儿可以在七月之前打好基础。

首先是数学和英语。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越早准备越好,我建议不要太听信于“考研战线很长,太早准备后面会特别累、特别崩溃”这样的话,虽然我一战的时候就是用它来麻痹自己的。

其实真实的情况恰好相反:越早准备,后期就越胸有成竹,否则你会越来越慌。心态不稳,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更不要指望逼近考试的最后一段时间还能学进去什么新知识,考试临近带给你的紧迫感会排斥它们。所以,数学和英语越早准备越好,后期慢慢加入政治和专业课的复习。

一、数学三(131分)

我的数学从高中开始就一蹶不振了。所以其实我内心是对它有着恐惧感的。但是数学学好了,它的提分效果是非常拉风的。我一战101,二战131。

1

我的用书

汤家凤的复习全书、接力题典1800、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汤家凤真题卷、汤家凤模拟卷、李永乐模拟卷、李林模拟卷、最后冲刺超越135分(李正元、范培华)

我二战是跟着汤家凤老师学的。张宇老师的课也听过,但是张宇的课,对我来说太具有跳跃性了,我思维跟不上,经常听不懂。汤神很稳,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晰。其他的老师我没太接触就不作介绍了。

我的建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可以先尝试着听一听各位老师的课,然后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听课感觉最舒服的老师。

注意的是,不要频繁换老师,每个数学老师都有自己的数学体系和上课顺序,确定一个老师后就坚持下去,频繁换老师会很耽误自己的学习进程。

2

我的学习过程

前期跟着汤神的视频把复习全书过一遍,勤做笔记(汤神的视频分基础课和强化课,某些知识点在强化课才会说),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公众号(数学汤家凤)上发布难点、重点的知识点,可以关注一下。

每看完一章视频就开始做接力题典相应的章节,准备一个错题本,错的题目全部工工整整地整理好。我的线代部分学得不好,所以又找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给自己强化。

大概在9月份,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开始准备真题了(我用的汤家凤的真题卷1987-2019),不要一天刷一张卷,这个时候不求快,慢慢来,把每一张卷子的题目弄懂弄清楚,尤其是错题(要有错题本)。

真题是王道,真题没做完,不要急着做市面上的模拟卷,因为真题卷的参考价值才是最大的。最后冲刺的时候我又刷了一遍真题(重点近十年的),然后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分”(看到自习室挺多人用),感觉挺有用的,买得有点迟,没做完,说不定做完了真能有135分,哈哈。

二、英语一(76分)

英语积累真的很重要,提分也是真的难。一战74,二战76。二战呼哧呼哧地学也就涨了两分。不过我确定,不呼哧呼哧学的话我肯定60分都难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英语的学习都不要断。

1

我的用书

刘晓艳的视频(针对于真题各种题型)、唐迟的阅读技巧、百词斩app考研词汇书、张剑黄皮真题卷、预测卷、英语二真题卷、张剑黄皮阅读理解80篇。

每天背单词是例行公事,按着自己的情况给自己设个数,每天背多少个单词,不要断。刘晓艳老师针对各种题型的视频我都看了一篇,尤其是作文,教了挺多的句型和修辞手法,亲测有用,作文一定要背几个很赞很妙的句子,到时候见机套用。

很多人说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的确,阅读的分是个大头,但是也不要放弃分值看着少的题目。我的完形填空从一开始的对个位数到最后的错个位数,靠的就是我的不放弃感动了它。

2

我的学习过程

我先是跟着刘晓艳老师过了一遍各种题型的解法。然后开始做真题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2-3天一份真题,第一天做题,第二天、第三天纠错并精翻文章,可以顺便练习翻译。留出差不多十份的真题在冲刺时用。

我中间有一段时间发现我的阅读理解正确率越学越低,在恐慌中我又买了张剑的阅读理解80篇进行训练(每天1-2篇,有时候莫名烦躁会歇几天),看了一下唐迟的阅读理解课,后来有上升一点。

然后开始练新题型,先把刘晓艳老师的针对这种题型的视频笔记过了一遍,才开始做的题。然后是翻译,先学断句,再分断翻译,最后融合意思。记得每天背单词,扩大词汇储存量。

对于小作文,一些固定的格式常用的礼貌用语要熟知。大小作文我都是按照三段式来写的,注意积累妙妙的语句,不要多用,1、2个足矣,能让老师眼前一亮就好,其他的要保证语句正确少错词。后期英语一的真题做得差不多(记得答案,无法重刷)又买了英语二的真题,训练保持手感。

三、政治(71分)

南大考研复试花钱靠谱吗(经验二战南大是如何与)(1)

政治我是在差不多暑假中期才开始的,跟着涛涛的视频慢慢啃核心考案。

1

我的用书

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真题卷、肖四肖八、量力买的各种大师的模拟卷(练选择题)。

我一直是跟的徐涛的视频课,像基础课、强化课、刷题课,然后配着肖秀荣的1000题巩固。冲刺期狂刷真题选择题以及模拟卷选择题。

2

我的学习过程

最先是跟着涛涛的视频过了一遍核心考案,每看完一个部分就去做相应的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然后整理错题。建议第一遍不要直接在1000题书上做,后期还需重复刷(我大概刷了有三、四遍)。涛涛的微信公众号有“真题消消乐”(应该是这个名字)和冲刺期的读书计划,都挺好的,可以去跟着做一做、背一背。

核心考案过完了之后重点可以放到1000题上来,接着刷。然后可以慢慢地卡着做真题卷上的选择题。如果你做题很快(不可以纯快,要理解题目),可以去听一下徐涛的刷题课。

冲刺的时候,可以再刷一遍1000题,然后是真题的选择题,有条件、有时间可以去买一些名师的模拟卷,练选择题,背肖四肖八的分析题(前期有背的话会比较轻松)。

四、专业课(124分)

我报考的专业,初试的参考书目有:罗宾斯的管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管理学原理

1

我的用书

罗宾斯的管理学和相应的圣才笔记、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管理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管理学原理、真题。

一战失败后想了很多,很不甘心。一战的时候就觊觎南大了,奈何那个时候真的怂。后来决定二战,二战的勇气都有了,我还差那点勇气吗?加上不去试一次,我以后肯定要时时想起,然后幻想着当初要是去考了会怎么怎么样,那就太折磨人了,还不如现在闯一次,又不是没有胜算。

2

我的学习过程

下定决心考南大是在6月,火速在网上买了真题,从此其他学校与我无关,一心向南大。这里也想建议考研的伙伴尽量早点定下学校,会省很多事和时间。

前期专业课都看得很松,重点在数学和英语上。正式全面地把专业课提上日程是在暑假结束后。从书开始,先过一遍,把每章的脉络理出来,管理学经常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文字,在书上做好标注,分点记好关键信息,第二遍的时候能一下子唤醒记忆。然后把所有真题都过一遍,每一个真题考到的知识点,在书上找到,用便签做好标记。

开始背,第一遍会很困难,加油坚持,实在不行了就动手写、动手抄。我是每天早上、后下午会腾出几个小时背书,晚上睡觉之前会理一下当天背的东西。等完整背完一遍之后,再过一遍,然后再背,后面会越来越快的。

前期是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那两本书为主背的,这两本书有很多重的地方,所以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然后背罗宾斯,同时配着真题一起背。冲刺期重点背真题(个人不是照着真题答案背的,多以书中我标记的为主),有时间可以拿A4纸模拟做题,根据时间把握好速度,一题大概尽量写两页纸。

~END~

二战的我选择把窝安在图书馆的自习室,因为每天为了有一个座位必须早早起。目睹日出日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为了梦想所作出的努力,那是一段很累也很幸福的日子。

最后,祝愿大家此战成硕,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