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战国策》,为了更好读懂和了解书中内容,买了5个版本的《战国策》,主要以三全本的《战国策》为主,其他辅助查阅一些没有的注释。

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只从东周策内发现一处漏印一个字的错误。最近觉得之前阅读还是有所欠缺,放慢速度从头开始阅读,对比其他几本注释进行参考,又发现不少错误的地方。

战国策怎么看才能看得懂(不对比不知其良莠)(1)

手上这本三全本《战国策》(2012年6月第1版,2020年9月第15次印刷)最近除了新出的《史记》三全本,没听过有做过修订。

现在对手上最新版三全本《史记》内容抱有怀疑态度,一本《战国策》(才2册,最新版三全本《史记》是10册)才看了16篇文章已经看到不少错误,不敢想象5倍多内容的三全本《史记》。

一、《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P3页一共三处错误

1、注释内“叶庭”的解释

叶庭:地在今湖北华容。

这叶庭最多就是华庭,何来华亭一说?既不是华亭,为何标注为今湖北华容。

其他几本注释节选

叶庭:一作“章华之庭”,华容有章华亭。华容古城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

同样是他们出的书,这版注释严谨多了,毕竟价格比三全本贵一倍。

姚宏云:“《后语》作“章华之庭””。注云:徐广曰,华容有章华亭。(上海古籍《战国策》

敦煌本《后语》“叶庭”作“华庭”。(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

2、注释内“甀”的读音标记错误

看到三全本《战国策》与《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关于这个字的读音标记有异。三全本《战国策》标记读音:“zhuì”,《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标记读音:“chuí”。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里面读音就是chuí。

但是现在搜索这个词发音,都显示zhuì,要么《古代汉语词典》标记有误或者最近这词读音有了新的解读。

3、翻译内容有遗漏部分

原文: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

翻译:可以怀揣手提就到达齐国。

怀:怀揣,挟:用胳膊夹着,挈:手提,这段翻译明显漏了一个挟的部分。

二、《秦攻宜阳》

P5-6页两处错误

1、注释内“山”的解释

山:指伏牛山。

陉山只是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这样标注:“陉山,系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是否会更好?

很多地名古今右边,如果对着当时地图找陉山是否比找伏牛山,能更能准确知道他们当时的位置信息。

山:陉山,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

于鬯云:山盖陉山,在楚、韩之界。(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

翻译错误: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

不如背秦翻译:不如与秦国作对。

结合上下文,景翠就是率兵救援宜阳,不是就和攻城的秦军作对,那何来不如与秦国作对一说?

又《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则此“背”有“不积极”、“懈怠”之意。(《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

大概意思是,先按兵不动,待秦军攻陷宜阳,您再发兵。

勤之避秦兵,待秦既拔,然后进兵乘其敝,当秦惧之。(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

金正炜云:“背”字义不通,当为“胥”字之误......注“胥,待。”六朝人书“胥”作“骨”,因致误“背”。(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

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关于“背”理解为等待,先按兵不动,等秦秦军攻陷宜阳再发兵。

三、《周最谓吕礼》

P14页一处错误

原文是“子因令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这个地方漏了一个“周”,完整是“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

四、《周相吕仓见客与周君》

P15页一处错误

原文: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

翻译:但是他的话不能相信,因为他喜欢诽谤别人。

可:《荀子·解蔽》杨注“合意”。又《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高注“用也”。不可:即不能同意任用(《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

鲍彪云:不可听用。(上海古籍《战国策笺证》

结合两个版本注释,翻译他这样的人不能任用,因为他喜欢诽谤别人。

五、《谓薛公曰》

P21页两处错误

原文:周最于齐至厚也,多了一个“至”。

翻阅了《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和上海古籍的《战国策》、《战国策笺证》、《战国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都没有发现多出“至”。

错别字:收周最以厚行。

翻阅了《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和上海古籍的《战国策》、《战国策笺证》、《战国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部都是“以后行”。

这样结果就是翻译也跟着错误,意思完全不一样。

收周最以厚行:联络周最,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收周最以后行:联络周最,作为一个后手准备。

关于文中:君弗如急北兵趋赵以和秦、魏,收周最以后行,且反齐王之信息,又禁天下之变。其中关于“趋赵”、“且反齐王之信息,又禁天下之变”几个版本注释也有不同,还在细细研读。

战国策怎么看才能看得懂(不对比不知其良莠)(2)

三全本《战国策》出版方也算是国内权威历史典籍整理校对的大社,这么薄的《战国策》区区16篇都有如此多错误,是不是应该反思下?现在拿它写写画画,错误或者有争议的地方标记下,其他几本不舍得这么下手。

战国策怎么看才能看得懂(不对比不知其良莠)(3)

建议买一本《战国策注释》(何建章 注释)和《战国策笺证》即可,如果真是看不懂原文,三全本《战国策》凑合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