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寺庙确实数不胜数,这主要归功于一个人,南梁武帝,萧衍。萧和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有能力,也能作死,还命特别长,历史上仅次于乾隆屈居亚军。这样一位皇帝,可写的太多,我们今天捡一部分来说道说道。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1)

萧和尚年轻的时候也很牛,跟沈约、小谢等牛人厮混,算得上是一个文青。38岁建立南梁,成了皇帝。这皇帝可是他亲戚“禅让”给他的,而且“禅让”完了,萧和尚就把他亲戚齐和帝弄死了。由此可见,萧和尚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把好手。

而且萧和尚当皇帝非常的节俭,一顶帽子可以带三年,一床被子可以盖两年,一天只吃顿饭,忙起来就喝点粥什么的,皇帝能做到他这样的几乎没有。执政初期,政策好,官员清廉,一时间诞生了很多牛人,南京号称六朝金粉,南梁算得上巅峰,堪比后面的盛唐时期。

比如沈约、谢眺,比如《文心雕龙》刘勰、《诗品》钟嵘,比如道教牛人陶弘景。萧和尚早期比较重视陶弘景,是陶神仙从事炼丹试验的最大风投。人们都称陶神仙为“山中宰相”。很多人不了解陶弘景,但是说到“神仙体系”想必都清楚,给神仙排座次、分高下,就是这位陶神仙。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2)

不过历史的有趣,就在于它总是有两面性的。这个神转折发生在萧和尚63岁的时候,这一年很有趣,南天竺的和尚达摩来中国开拓市场,萧和尚听说以后特别开心,眼巴巴地把他接到了南京,不知道什么原因,达摩祖师没跟他BB什么,转身就跨江而去。就是江湖中一直在传说的一苇渡江。。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3)

达摩祖师施展绝技去了江北长芦寺以后,这位皇帝就按捺不住了,召集大臣,宣布了一件事情。大体意思是,同志们,我得佛祖感召,要去寺庙出家,国家就交给你们了。然后,这位就麻溜地跑去同泰寺舍身出家了。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4)

DUT,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搞了三天,朝中乱成一团,大臣们一看不行,都跑得去说皇上咱们还是回家吧。萧和尚一看,这也不是事,看来准备不足。又跑回去,大赦天下,改了个年号。足足筹备了两年,又脱下龙袍,跑去当了和尚。

这次,萧和尚是下足了决心,不管百官怎么劝,就是不回去,而且发掘出了佛经中的一些内容,要求全国僧人吃素,汉传佛教吃素就是从他开始。这还不算,他自己禁欲、戒荤腥,要求百官甚至全国上下都要效仿。可怜南梁的同胞们,日子苦啊。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5)

各位大臣一看,这样怎么过啊,赶紧又去求皇上回宫,前后搞了十二天,萧和尚还是不回去。有大臣就问他为啥,萧和尚认真的说,我这可是舍身出家,是个严肃的事情,我这肉身已经不属于我了,你要我回去也行,但是要出钱把握赎回去。。。于是,满朝文武凑了一个亿的份子钱,把他赎回去继续当皇帝。。

又折腾了十多年,都已经82岁的人了,萧和尚估计皇帝当得实在没味道了,又琢磨起了出家的事情,第三次花了2亿钱赎回、第四次花了一亿钱赎回。。。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6)

这位早年的文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竟然痴迷佛教到这样的程度,中年以后成为一位彻底的素食主义者,不喝酒、不听音乐、甚至近四十年不近女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但是,普通人不务正业最多败家,如果皇帝不务正业,那就要亡国啦。公元547年,东魏朝的大将侯景前来屈膝投降。当时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反复不定的小人,所以都不收他。当走投无路的侯景前来南梁投靠,萧和尚心软,不顾大臣们的否决,封其为大将军、河南王。

侯景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诸葛先生在,肯定会说他是天生反骨。这样臭名扬天下的人,萧和尚居然位于重任,就相当于把皇位教给他了。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7)

侯景当然不会跟他客套,立马就弄了起来。三把两把打好了造反的底子,迅速开搞。正常情况下,侯景是很难撬动国力雄厚的南梁,但是萧和尚有个缺点,就护短、重用亲人,晚年更加厉害。各路诸侯这个时候就要跟他磨洋工了。

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和尚皇帝出了四次家)(8)

侯景攻入建康后,将梁武帝栖身的台城包围起来。而那些常日受到梁武帝娇纵的皇亲国戚,尽管手下有几十万兵马,却都袖手观察迟疑。直到这时,梁武帝才如梦方醒,大骂那些不忠不孝的子孙,可惜悔之已晚。

几十天后,这位曾叱咤一时、统治王朝达48年之久的皇帝被活活饿死,享年85岁。中国历史上有四位皇帝是被饿死的,第一个是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小白、第二个是楚灵王、第三个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最后一位就是这位梁武帝萧衍,算得上是后无来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