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1)

本文希望能吿诉各位玩家朋友,如何让耳机系统逐步升级,得到越来越好的声音。 讲到“升级”,相信很多人心里浮现的是各种好器材与好线材,但其实在谈一切的升级之前,有一个关键很重要,就是选对“格式”,也就是音乐档案的分辨率和编码格式。

现代人听音乐多半透过档案,档案的好坏对于声音有决定性的影响,今天就算是用一台普通的计算机、普通的耳机,一样能感受不同格式的巨大音质变化。 如果你有顶级豪华的系统,却不清楚格式,或不愿意在格式上花心思,那绝对无法听到器材的最佳表现,所以在进行任何器材升级之前,选对格式,就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聆听方式“升级”,有经验的玩家一定都了解这一点,如果你是入门新手,请一定要阅读下去。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2)

| 认识编码格式

关于编码格式,如果要深谈,每一种都有来源、技术、历史,讲起来枯燥又复杂,所以我们决定用最浅显的方式说明。

首先,你要知道,在自然空间中发出的音乐是一种“模拟”波形的能量,为了要储存到CD上变成“数码”资料,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叫作“脉冲编码调变”(Pulse Code Modulation)的转换方式,简称为PCM,也就是把一秒钟的音乐切成44,100次,也就是44.1kHz。 每一次,用16bit的数据量来进行记录,而16bit就是指2的16次方,也就是用了65,536阶度变化来记录音乐信号。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3)

如果看到这里你已经觉得头晕想吐,那么你只要这样记就好了:CD的分辨率就是44.1kHz/16bit,这是判断音乐档案等级的一个“基础”。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4)

好了,既然我们要认真听音乐,当然不能让音乐受到破坏,所以基本上所有“破坏性压缩”的编码格式我们都不建议,例如哪些呢?例如MP3、AAC就是典型代表,它们压缩音乐档案的方式是砍掉音乐中的某些信息,所以档案是变小了,但是音质也变差了。早年MP3会流行,是因为早年的计算机、行动装置容量有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好的音乐编码格式。 那有哪些压缩技术不会破坏音质的呢?现在有两种最为流行,分别是: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它是“无损失”的一种压缩编码技术,能缩小档案,而且理论上在解码还原之后能回复到压缩前的状态,所以也称为“无损失”压缩(LosslessCompression),也因为如此特性,可说是现在最受欢迎的一种编码格式。

ALAC(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

它是由Apple所开发的无损失压缩编码格式,如果你是使用Apple装置,希望缩小档案,又不希望破坏音质,那么就得选择这种格式。

前面说的两种是“无损失”压缩,虽然是无损失,但还是有压缩的动作,如果你希望保存最原始的档案,不经过任何压缩,或希望器材在播放时完全没有任何解压缩的动作(有些人认为这样有利于音质),那么可以选择以下格式: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

由Windows所开发,完全没有压缩的原始音乐档案格式,也因为如此,WAV的支持性最广,几乎没有程序或器材不支持,储存这种格式几乎不会碰到支持性的问题,而其所保存的声音信息量也是最令人信赖的,然而缺点就是档案很大。

AIFF(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由Apple所采用的无压缩音乐文件格式,既然叫无压缩,自然也无损失,不过因为它是运用于Apple产品为主的格式,所以支持性较不如WAV。

上述四种格式,你要用哪一种都可以,它们都可以储存无损失的音乐信息,只要储存的分辨率44.1kHz/16bit,那么理论上你就能听到“和CD同级”的声音质量,这可以算是现代追求耳机音质的一个基础,如果你的系统搭配合理、调整正确,已经有很大机会能听到好声音,所以未来在RIP CD或在网络上购买档案时,请认明上述四种格式,不要再选择MP3或AAC这类格式啰。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5)

| 认识Hi-Res高解析

我们说,44,1kHz/16bit是一个“基础”,那么还有更高的吗?当然有,也就是所谓的Hi-Res高解析音乐。 国际上普遍认同的Hi-Res有两个要件,一是无损失,二是分辨率必须高于CD,例如96kH24bit就是一个公认的Hi-Res基础,不管取样率或比特率都高于CD。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6)

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规格,例如192kHz/24bit、384kHz/32bit,总之数字越大,则声音的信息量越高,理论上音质越细腻。 不过数字越大,档案也就越大,而且能选择的档案也就越少,例如384kH232bit,虽然已经有不少器材能支持,但实际上能取得的档案并不多,而且占用很大空间,一般来说,还是96kH24bit、192kHz/24bit这两个规格具有实用性,尤其是96kHz/24bit,听起来的效果明显优于CD,档案大小又是多数人可以接受,是现在最具实用性的规格。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7)

如果你想要感受优于CD的Hi-Res音乐,在网络上选购档案时,一样可以选择前述四种编码格式(FLAC、ALAC、WAV、AIFF),而在分辨率部份,就要选择96kHz/24bit、192/24bit或更高的格式。

| 什么是DSD?

除了CD之外,市场上还有另一种规格更高的光盘格式,叫作SACD,相信不少人知道,它是由Sony和PHilip所开发的。 当年开发SACD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超越CD,所以才称作SACD(Super Audio CD)而为了彻底超越,SACD不采用PCM的方式记录音乐,而是采取一种叫作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方式,虽然最后市场证明SACD的销售量不如CD,但是其所发展的DSD技术,成了今日发展Hi-Res档案的另一条路,也有不少人支持。

那么DSD是什么意思呢?前面我们说过,PCM的记录方式是44kHz/16bit,也就是将一秒钟的音乐切成44.1kHz,每次以16bit记录。 而DSD不同,它是一秒钟的音乐切成2822·4kHz,足足是CD的64倍,而每一次,只记录1bit的信息,这种做法,不仅能大幅提升取样率,还能减少PCM可能出现的量化误差,获得更准确的声音信息,取样过后的波形非常圆顺,能非顺接近原始的模拟波形。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8)

如果看到这里你又觉得头要开始痛了,那你这样记就好了,DSD一种比CD 44.1kHz/16bit更高的规格,也属于Hi-Res档案。 因为它是1bit记录,所以也称“单位元”,而PCM就是“多位元”。 也因为只有1bit,所以我们在谈DSD档案的时候不谈元率,只谈取样率,例如2822.4kHz取样者我们就是称为DSD2.8MHz,也因为它的取样率是CD的64倍,所以也称为DSD 64,现阶段较常见的DSD档案型态如下:

DSD 2.8MHz

也就是采用2822.4kHz取样率的DSD档案,也可以标示为DSD(相当于CD的64倍取样率)。

DSD 5.6MHz

也就是采用5644.8kHz取样率的DSD档案,也可以标示为DSD128(相当于CD的128倍取样率)。

DSD 11.2MHz

也就是采用11289.6kHz取样率的DSD档案,也可以标示为DSD 256(相当于CD的256倍取样率)。

上述的是DSD档案的取样率,而DSD也有不同的编码格式,有以下两种扩展名格式:

DFF:主要是运用于SACD制作的专业音乐录制格式,也因此内容是以单纯的音乐数据为主,不含附加信息(metadata)。

DSF:主要是方便PC使用而开发的格式,可以包含附加信息,方便于计算机上播放与使用。 不过我们实际测试曾发现,并不是所有音响器材都对DSF格式友善,也有些器材是支持DFF不支持DSF的。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9)

| 高解析档案何处取得?

现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网络购买,例如HD Tracks网站就是国际上广为人知的一个,它有多种类型音乐不断上架,购买时可以选择取样率和位元率,等级越高档案价格越贵。 除此之外还有多其它选择,例如HigiResAudio、2L、LINN Record、Qobuz Sublime、ProStudioMasters、Acoustic Sounds、AIX records、Blue Coast records、Hyperion Super HiRez等等,华语部份也有HiFi Tracks。 这些网站除了能购买档案,也常常提供一些样本免费下载,如果你想尝试Hi-Res的音质,可以从上述网站找到不少资源。

第二种就是购买档案,有一种做法是将Hi-Res档案储存于DVD或其它型态的光盘中进行贩卖,甚至也有储存在USB随身碟的例子。 例如RR(Reference Recordings)唱片开发的HR×系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将重要曲目以176.4kHz/24bit WAV形式提供给消费者,不过整体来说这种方式并不算很流行,只有少数厂商采取这样的做法。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10)

第三种做法是DIY转录制作,例如现在有些DAC耳放内建唱头放大器和ADC,能够连接黑胶唱盘,将黑胶内容转录成DSD档案或其它格式进行储存。 现在也有些黑胶唱盘直接内含这类的功能,例如audio-technica AT-LP5唱盘,只要透过USB连接计算机,即可以WMA格式记录唱盘的音乐内容,另外像Sony PS-HX500,则是能选择以DSD 5.6MHz格式记录。

怎么才能把耳机音质完全发挥(百科选对格式)(11)

除此之外,将CD档案无损失的RIP起来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做法,虽然以现在的观点CD不能算是Hi-Res,但如果是站在“随身聆听”的角度,和多数人常用的MP3相比,CD等级已经能算是高规格了。 再者,并非所有音乐都能找到Hi-Res版本,现在仍有不少音乐只透过CD发行,所以在建立个人音乐库时,CD RIP仍然是一个重要方式,关键在于RIP时要选择好的转档软件,采用无损失的音乐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