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你可知道陶渊明的薪水放到今天是多少钱吗?公元405年秋,陶渊明先生来到彭泽当了县令。上任八十一天的时候,“组织上”派来的“检察官”刘云,职务为督邮,来视察民情。此类小官名声非常不好,喜贪好占,《三国演义》就有“张翼德怒鞭督邮”的故事,可见督邮这种官职非常不受人待见,同时,督邮刘云也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大贪官,他名义上是来视察,实际上是索要贿赂,给了足够的好处,刘云自然“上天言好事”,如果满足不了刘云的胃口,刘云就开始栽赃陷害别人。

陶公指谁(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1)

陶渊明

陶渊明先生自然打心眼里就反感这种人,但是督邮来了,又不能不管,只能出去迎接。不料陶渊明刚要迎接督邮的时候,被手下拦住,手下说:“大人如果要去拜见督邮,必须要穿官服,而且还要束上大带,要不有失礼仪,到时候,督邮必会大做文章的。”陶渊明原本就非常反感督邮刘云,一听这话,悲叹一声“我岂能为区区五斗米而向这种乡里小人低腰啊。”说完,官服一脱,官印一扔,之后立马辞官走人,不得不说,够霸气,也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名言。

可是,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们可能会想了:“堂堂县令,工资只有五斗米吗?当时朝廷官员的薪水那么低吗?我要是陶渊明,我也不干了”在古代,十升为一斗,一斗为15斤,五斗为75斤,他的75斤大米,是日薪还是月薪?对此,我们好好的了解一下,陶渊明的五斗米到底是多少钱。

陶公指谁(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2)

陶渊明

古代货币流通不发达,所以很多王朝发工资都是发米,比如白居易的:吏禄三百石,还有的王朝是一半发米,一半发工资,个别时候在发点绢当补贴。按某些史料记述,东晋时县令的年薪是400斛,一斛10斗粮食,一般发给一半粮食一半折合银两;如果按月发,则是发15斛粮米,余下发银钱二千五。15斛粮等于150斗,分到一月30天,刚好一天5斗。陶渊明的“五斗米”也就是由此而来。按今天一斤米2元钱计算,五斗米,即75斤,也就是日薪150元,很明显,这个日薪是相当可以的。不要忘记,他一个月还有钱两千五呢,不过,这仅仅是晋朝县令的一份收入。《梁书何胤传》有句话「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尽」一个50多岁的老头,一个月4斗米吃不完,陶渊明一天工资就是5斗米,不妨双方面对比一下看看差距。

陶公指谁(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3)

陶渊明

除此之外,国家还有“土地”补贴。一品官占田五十顷,二品官占田四十五顷。以下每降一品减少五顷,九品官只占田十顷。陶渊明不得志,就按最小的九品官来算,他还有十顷地呢,一顷田是一百亩地,十顷就是一千亩地,1000亩地,很明显,这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而且,晋朝当时还为一品官每年春、秋两次,共发放绢三百匹,绵二百斤,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们统统减少十倍,陶渊明每年还能得到三十匹绢和二十斤棉。中国虽然号称“丝国”,但当时老百姓大部分都穿的是“麻”,想买“绢”来穿那是痴心妄想。而三十匹绢和二十斤棉已经为陶渊明一家一年的衣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陶公指谁(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4)

陶渊明

很明显,在当时,国家发放高额工资、耕地、衣物,还能住到县衙里。他的衣食住行国家全包了,他的待遇,放在今天也是大公司总监级别的待遇,而且还干着体面的工作,彭泽县。也不用担心拖欠工资,和普通老百姓相比,他已经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尽管如此,陶渊明却宁愿放弃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愿意向小人卑躬屈膝,如果换作别人,别说卑躬屈膝,就是陪着领导作奸犯科也要坐稳现在的位置。可以看出,陶渊明先生的气节是多么值得别人敬佩,也正如此,陶渊明先生那崇高的气节才是一代代人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