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凯的故事(话说六十六生日董凯)(1)

现在,在我们北方的东北,依然流传着这样一个风俗,只要是66岁的老人,不管他出生于哪一天,都必须在六月初六这天过生日。因为在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儿″。在我们辽南盘锦,有句这样的俗话:″活到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为了躲过这个坎儿,家人要在老人生日这天买肉时,故意丟掉一块,而且老人的66岁生日,一定要在农历初六这天过。

  旧日,相传人活到66岁这一年,是个″坎儿",这个坎儿不容易度过去,因而,在我们民间有"六十六,掉块肉"的说法。所以,在传统的民俗中,遇到父亲或母亲过66岁生日的时候,为父亲或母亲做寿,都必须由一个女儿,为老人买六两六钱猪肉或肉馅儿,再用佐料和好馅儿,并用六两六钱白面用水和好面,掐66个剂子,擀66个饺子皮儿,包66个饺子,煮或蒸熟给过生日的老人吃。

  老人在吃饺子的时候,还有些说道或规矩,通常吃饺子的老人要背对门槛儿,面向屋里,意为躲″坎儿″。过生日的老人,如果一顿不能把饺子吃完,还可以在下一顿接着吃,但是,不允许别人吃。若是别人吃了专为老人过66岁生日包的饺子,则被认为是"夺了老人的福″。

董凯的故事(话说六十六生日董凯)(2)

  说到″六十六,吃块肉″这种习俗的形成,很可能是与我国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有关。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饮食营养、穿衣着装、居佳环境、劳动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限制,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的,己经是微乎其微的了。因而认为66岁是人生道口上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坎儿,如果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66岁,就可望达到或逾越古稀之年了。所以,"六十六,吃块肉″,既是对"六十六,掉块肉"的补偿,又是儿女们对父母表达孝心,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六十六,吃块肉",吃了闺女包的六两六钱肉饺子,活到百岁庆大寿,这种亲情味儿很浓的祝寿习俗,至今仍在我们辽南的盘锦盛行。

  2022.5.29盘锦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大学学历,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现任陈家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董凯的故事(话说六十六生日董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