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古城

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

战国晚期的“福州第一城”

波澜壮阔的闽越融合史在此发轫

今天

又见“福州第一城”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

走进新店古城遗址公园

可见厚重的夯土墙、图腾柱、

迷墙、大型石雕

这是2200多年前闽越文明的回响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

走出公园

首先入眼的

便是新店村的人间烟火——

村民在此劳作生息

聆听闽越先祖的故事

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3)

在被列入省文保20周年之际

新店古城遗址又迎来重大发展——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为载体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面貌品质

“两个新提升”的典范

让新店古城遗址公园成为城市新名片

1996年起,福州开始陆续对新店古城遗址展开九轮考古,取得了一批考古研究成果。2001年1月,福建省政府正式公布新店古城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迄今已整整20周年。

20年来,在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福州不懈奋斗、久久为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文化自信不断提升。

2月4日起,福州日报社推出系列报道,

全面展示新店古城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周年以来,福州系统科学高效推进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取得的成果,为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遗址“活态”保护的“福州样本”

新店古城遗址历经9轮考古

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冶城之谜、王城之谜、文字之谜,有这么多谜,等待着考古工作者来解开。”古城的发现者之一、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曾这样感慨。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4)

而在地下的“宝藏”被发现之前

新店人已在这里

生活了2000多年

人和遗址共居的现状,让规划专家制定了分期实施、考古预留的修复原则,也直接决定了古城遗址公园的建设路径——边考古、边设计、边建设,将其建成“活态”的遗址公园。

根据考古挖掘,随时调整规划建设方案,意味着要不断解决临时出现的各类问题。为此,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古城办)梳理出涉及古城建设的保护、考古、规划、建设、营运等七大环节,实行嵌入式工作法,让各团队制订出各自的工作序时清单,再由古城办横向对齐,将各团队的关键衔接点牢牢契合,确保彼此嵌入、整体推进。

古城办工作人员举了一个例子

去年,考古队发现

在挖出的汉代夯土墙上

已经有一棵古树

根系深入土墙。古树不能动!

很小的一件事,却涉及到文物、规划、土发中心、园林中心、文投集团、财政等多个部门,如果按正常流程,至少要花上几个月时间。但在嵌入式工作法下,各部门共同“会诊”,整合各方面诉求,制订整体清单各自推进,很快就定下了保护方案。

如今这棵古树依然长在夯土墙上。为了保护展示夯土墙,并兼顾古树保护,设计方案也相应调整,考古棚从水泥变成木质,并且在顶部预留了一个洞,供古树穿棚而出。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5)

“活态”贯穿了

从保护到营运的七大环节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6)

矩形色块

涉及绿化、民居修缮、公共雕塑等建设时

也以不破坏地层为前提

为后续考古预留空间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7)

公园总设计师、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人居环境工作室负责人严龙华

“你看公园内绿化很少,几乎没有大树,我们就怕根系会破坏到地层。连考古棚的支设也要和文物专家反复确认。”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8)

大面积的遗址保护

在整个福建省都很少见

动态、“活态”保护可以说开创了

遗址保护的“福州样本”

嵌入式的工作机制则保证了

“福州样本”的落地和系统科学高效推进

让历史“浮”出来

让文物“活”起来

在遗址公园的中轴线上

立着三块巨石组成的浮雕

——“闽越春秋”

当中最大的就是

第一代闽越王无诸的雕像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9)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0)

《史记》记载,“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在新店古城挖掘出先秦时代的城墙,证明古城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无诸。

在“闽越春秋”雕塑前

75岁的新店人张锦铭带着孙子

仔细读着介绍文字

退休后的张锦铭经常来这一带散步

他说——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1)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2)

以前这里是厂房、菜地,看不出什么东西,现在有了文字和雕塑,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还可以教育下一代。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3)

立足考古挖掘成果

让埋在地下的历史“浮”出来

让文物“活”起来

设计方选择的“语言”之一是雕塑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4)

除了城墙和堤路等遗址展示外,园中采用了大量不同材质的雕塑来进行意向性展现,再现冶铁、宴饮、迎宾、甬乐等生活场景,具象地展示闽越融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很多雕塑都出自榕籍知名雕塑家、画家林靖先生之手。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5)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6)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7)

夯土墙是打开新店古城的“钥匙”

在入口处广场

两段高约5米的夯土墙分列

既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氛围

也象征着闽越文化

打开了神秘的“大门”

大型地雕展示了5000年前闽地的地貌和海陆变迁。公园中央的一根图腾柱,各个考古地区发掘出的代表性文物图案、文字、符号堆叠起来,可以完整看出从昙石山文化到西汉初年文化层的累积、演变。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8)

据悉,公园一期的“闽风越韵”展示馆将开馆,以新技术展示最具福州特色的闽越文化。将来修复的古厝还将变身为食俗博物馆、动漫体验馆、书馆等,同时引入特色业态,提升市民游玩的互动体验。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19)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0)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从看不懂的残垣断壁

到市民乐于接近、乐于了解的遗址公园

新店古城遗址翻开了

又一个篇章……

城市新名片呼之欲出

新店古城遗址自战国时代就是人类据点

现在依然是完整的村庄

人和遗址和谐共居的文化景观

也被“活态”传承下来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1)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遗址公园

开放式的空间供市民随意步入

当地民居就紧挨着公园

村民茶余饭后抬脚即到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2)

新店镇人大主席魏世俊介绍,村民都很乐于看到遗址公园的建设。公园内部和周边依然保留了基本农田,镇里通过流转,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建设花样农田,打造传统田园耕作场景,形成网红打卡点。

如今,回馈给原住民们的

除了一座家门口的公园

还有更加和谐的风貌和宜居的品质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3)

从遗址公园望去,可以看见数十座白墙黛瓦的民房,别具一格的坡屋顶设计,既有闽派风格,又融入当地民居特色元素。

古城办工作人员洪达峰:

“以前这片都是裸房,头顶盘旋着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为了提升城区品质,建设方实施了缆线下地,将37座农村裸房进行外立面修缮,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着重梳理防水、二次供水等功能,村民还不用掏一分钱。

乱堆乱放规整了,村道更平坦整洁,农田和房前屋后的私搭拆除后,淳朴秀美的田园风光恢复了;夜晚公园的夜景灯光,照亮了民居的粉墙和新店溪的流水,公园内、内河边,原住民和游客在寻幽访古。一张看山望水、融合历史和乡愁的城市新名片呼之欲出。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4)

区域交通路网也迎来升级。公园北面,新建的古城北路已通车,可以很方便地前往福飞北路方向。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5)

在专家眼中

新店古城是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的起点

闽都文化自信的基座

闽越文化的影响力

将辐射带动新店片区

城乡面貌的总体提升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6)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7)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8)

未来,新店古城遗址公园还将与福州儿童公园、动物园、森林公园一起形成“四园联动”的文旅枢纽,以遗址保护带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品质提升!

这一篇遗址保护的大文章

还可以越写越精彩!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29)

配合疫情防控

在园区正式开放之前

古城办精心制作了

“云游闽越”720°VR小程序

作为一份特别的新春礼物

让市民朋友足不出户

在线探访闽都文化的源流

(识别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真正的福州城(今天又见福州第一城)(30)

长按下方二维码

发送“招聘”

获取最新招聘信息

文中图片均由古城办提供

记者 朱榕

编辑 刘晓芳

审核 潘温祥

监制 黎伦俊 贺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