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是神国领袖,万神之王。

玉皇大帝,又称“玉皇”“玉帝”“天帝”,道教中称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是总管三界、主持天道的大咖,

传说他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

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叫张百忍吗(神仙故事知多少)(1)

毫无疑问,玉皇大帝是整个民间俗神中地位最高的神,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讲过“天上有玉皇,地上有皇帝”,玉帝,就是三界的神仙皇帝。

玉帝手下有几个得力干将,其中托塔天王相当于国防部部长,财神爷相当于财政部部长,福禄寿三大仙翁相当于民政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四海龙王相当于海军司令,土地爷相当于老村长。

俗话说: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地底。其实,玉皇大帝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天爷”。

民间普遍认为玉皇大帝俗姓张,名自然,字友仁,号“百忍”。正是因为沾了老天爷天大的光,张姓成了贵姓,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如果别人问你贵姓,一般人都得说免贵姓什么什么,然而,姓张的就不用说免贵了。

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

天上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国中的皇后夜里梦见太上道君怀抱一名婴儿前来,醒来后就有了身孕,一年后的正月初九产下王子。后来,王子在普明香严山修道,悟道成仙,最终修行圆满,证法身为玉皇大帝,正月初九便成玉皇寿诞。

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叫张百忍吗(神仙故事知多少)(2)

也就是说,不同于老子、吕洞宾等确实存在过的人物,玉皇大帝原本没有民间原型,纯属虚构。但是有意思的是,河南某地好像挂牌搞了个玉皇大帝故里。

最初,玉帝是道教三清中(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元始天尊的一个下属,属于中层干部,随着唐、宋两朝道教经籍的不断解释,玉帝的地位被抬到了一个空前的高位。

唐代尊奉老子李耳为先祖,道教一下子成了国教。宋代效仿李唐王朝也信奉道教,把玉皇列入国家祭祀天地的大典,并大加封号。由于皇家、朝廷的提倡,民间就自然越来越流行。到明清时期,《西游记》的小说戏曲的盛行,道教系统神仙在百姓耳中广为流传,于是越发扎根乡土。

在此特别说明一下,《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那回,玉帝压根儿就没吓到桌子底下,那只是影视剧里为渲染剧情夸张的手法。书本中,孙悟空被天庭保安王灵官拦在门外,都没有踏进凌霄宝殿一步,最后被护国大法师如来佛祖一巴掌拍在地下,直接判了500年有期徒刑。

玉皇大帝高高在上,手下大神云集,是谁都无法侵犯的。

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叫张百忍吗(神仙故事知多少)(3)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皇帝要么是打天下打来的,要么是投胎投得好,由太子世袭的,那么天上的玉皇大帝又是如何坐上高位的呢?

据说玉皇大帝能登上皇位,是个乌龙事件。事情还得从武王伐纣,灭商建周说起。

根据《封神演义》上的讲述,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后,为有功劳的人封神。

所有的神职都封完后,就剩玉帝的位置还空着,姜子牙内心的想法其实是自己功劳最大,玉帝这个位置该由他自己来做。就在姜子牙小算盘打得正响的时候,不明就里的众神问道:玉帝的位置还空着,由谁来坐?姜子牙气定神闲地回答道:“这个位置有人来做。”

结果,道行尚浅,还没有被封神的张友仁站了出来,一脸兴奋地说:“如此甚好,我就是友仁”。

众神看到姜子牙如此功绩,却不为自己封帝,纷纷称赞他不慕名利,实乃天界楷模。姜子牙气得脸色铁青,一脸憋屈,却不好发作,只好顺着民意,顺水推舟,将张友仁扶上宝座,拜百忍为三界天尊玉皇大帝。

现在看来,姜子牙老师傅当年是被道德绑架了,无话可说,只好蹲窗子去了。

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叫张百忍吗(神仙故事知多少)(4)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张百忍能登上玉帝宝座,完全是靠他千万修行修来的。

传说张百忍在人间修行轮回了九九八十一世,每一世都修得了九代世的善缘,在民间他还常常积德行善,广结善缘,还因此有了张大善人的绰号。

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他大笔一挥,写了满满一张字的“忍”。在他看来,与人的相处之道,完全就在一个忍字。

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的造化因缘皆在忍上。

其实,张友仁也好,张百忍也罢,都是民间的戏说。能有这样的传闻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封神演义》写于明朝,当时三教合一,儒家的伦理道德被吹捧到了顶峰,朱熹等人大谈伦理道德,强调教化。所以,所谓的“仁”和“忍”,也不过是儒家伦理教化的一种反应。

不信神,却敬仰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叫张百忍吗(神仙故事知多少)(5)

最后,留诗一首,以御万方:

制命阶衔寰宇同,召征神佛玉清宫。

四生三界权衡恰,六道十方统御融。

视察凡尘供果酒,巡游银汉奉香盅。

莠良恶善天公晓,一览人间定吉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