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编导生必看的纪录片影评干货 艺考编导生必看的纪录片影评干货(1)

大多数去参加艺考的编导生都在思考如何写好纪录片影评

其实考试中不管是放长片短片还是纪录片本质上对于影评的要求都是大同小异。

如果要再进行细分的话,纪录片的分析角度会更多元化一些,可以选择切入的点也会更多,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

分析纪录片可以从五个角度入手,分别是:主题、人物、声音、细节、呈现方式

1. 分析纪录片的主题

主题是一部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反映的是导演对生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

分析主题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结合三个背景时代、社会、家庭

例如《第三极》以自然为背景和人类活动为中心,讲述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趋于融合的主题内涵。

②结合情节内容开头结尾、矛盾冲突、人物关系

例如《俺爹俺娘》以父子、母子、以及父母之间的人物关系为主体,通过小人物个体的命运,表达出亲情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③结合片名

例如《四个春天》浓缩了四个春天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

2. 分析纪录片的人物

可以围绕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出发,根据以下几个方向去入手分析:

· 人物形象

· 人物性格

· 人物心理矛盾

· 人物关系矛盾

找到大方向之后,可以通过细节去深入,比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

例如《最后的山神》中 ,孟金福为去世老人超度时的萨满舞;看着被砍伐的山神树时,孟金福蜷缩的身影;

还有他深深的吸烟时的表情,他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刻画出一个有信仰、眷恋山林的守卫者形象。

3. 分析纪录片的细节

细节一般体现在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中

细节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揭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态、传达情感力量、展示人物关系、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等等。

分析细节的话,要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去表达作用。

比如你要写纪录片中某个细节,你不能直接写它的作用是帮助刻画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作用写具体,刻画出怎样的人物性格。

例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孟金福老人在捕鱼时用大眼的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善良,爱护生命;当他割树皮的时候不伤树干,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

4. 分析纪录片的声音

声音的分析包括这几个方面: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每种声音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1)同期声

同期声指的是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被记录下来的声音,同期声的作用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①增加现场真实感

②能够精确表达内容

③弥补叙事断点

④缩短观众与片中人物的距离

⑤传达纪录片的特点信息

⑥揭示主题

⑦调节影片节奏

大家可以根据这些作用对应具体的影片内容去分析,例如:

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在候鸟迁徙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音效,全程是鸟儿振动翅膀的声音和急促的喘息声。

这种同期声使观众不仅真实、生动地感受到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磨难,还能逐渐触及到候鸟灵魂的最深处,看到候鸟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2)解说词

先分析解说词的风格特点,然后在分析作用内涵。风格包括这几种:大气、恢弘、平实、自然、生活化等等。

作用包括这几种:

①说明信息,帮助观众理解

②拓展画面内涵,使得主题深化

③弥补画面不足,使内容完善

④表现细节,突出强调关键信息

⑤抒情、衔接、转场

3)音乐和音响

如果有音乐的话,一定要留意音乐的内容。

音乐常见的作用有这几种:烘托气氛、展现环境、刻画人物内心/性格、暗示剧情的进展或者延伸戏剧情绪、确定影片基调、表达和深化主题等等。

音响常见的作用有这几种:

①再现时空的真实感、交待环境

②突破画面局限,扩大信息量

③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5. 分析纪录片的呈现方式

这个就是分析视听手法,和分析电影长片类似。通过光线、构图、景别、角度、各种特殊镜头的运用,来帮助表现纪录片主题。

以《四个春天》为例,导演所运用的呈现方式,是用来营造浓浓生活诗意的主题。

首先,影片中每个春节儿女从外地回来,父母都要穿过长长的走廊去开门,这个时候镜头永远都是一个纵深镜头,父母的期待和家人重逢的场面在这样的镜头设计下更增添了一种历史感和穿越感

其次,父亲在房间里听电脑录音唱歌,母亲在房间里踩缝纫机,一个景深镜头把父母都放在画面里,用门框将画面分开,造成一种类似平行蒙太奇的效果。

最后,在空镜头的使用上,飘红的窗帘透过日光漫射进来的透明质感,雨的湿润和南方少见的雪的意象的加入,让影片更增添了诗意。

那么,说完角度之后,我们再来说说结构。

纪录片影评和电影影评结构一样,就是要遵循总分总的议论文结构。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切入角度,都可以作为影评单独成段的分论点。找出三个分析角度,然后按议论文格式写就可以了。

例如:

第一段:开头点题

第二段:分析主题(内容 作用)

第三段:分析人物(内容 作用)

第四段:分析细节(内容 作用)

第五段:总结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