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心里有着很多很多的困惑,一直都在寻找答案。不能说《论语》给出了唯一的答案,但是它给我们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坐标。——于丹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其实,人们面对过错的时候,怎么去观察他们,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就是犯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学生子贡的话说,君子不是不犯错,但君子之过如同日月之食,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太阳再灿烂也有日食,月亮再皎洁也有月食。所以,“过也,人皆见之”,他错就错了,大家看得见,是明摆着的;“更也,人皆仰之”,改了之后他还好端端的,你还得仰望他。
所以,君子“过则勿惮改”,错就错了,别怕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错了不改才叫过错。这一点很重要,错就错了,马上改。
关于孝敬的方式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天的孩子,很多都是少年壮志,远离家乡去求学或者工作,父母在的时候怎么能不远游呢?
当然,孔子还说了后一句话,叫“游必有方”。意思是说,如果你一定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好让父母知道,少点担心。换句话说,就是你真正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要去做的大事,是可以走的,但是走了之后,要对父母有一个交代。
真正的孝敬,是一个人把对自己长辈的心推及社会。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不仅是孝,而是仁爱了。每一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心去做事,那就好了。
关于时间的流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有时也很伤感啊:我们谁能逃得过年华的流逝?
朱熹说,为什么孔子要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呢?就是用天地自然不停的变化来比喻人生,人生那些过往的已经过去了,而新来的又过来了,没有一刻停过,这是道体的本来面貌啊;孔子用河水奔流来比喻它,非常明白,就是要提醒人们要时时省察,不可间断。
这就像李白所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我们总是这样迎来送往,活在似水流年之中,那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
孔子曾经跟子路说:“别人问你老师是什么人,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说我是一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呢?”
孔子的意思是,我在我该做的事情上发愤努力,连吃饭都可以忘掉,但是我的生命状态是乐而忘忧的。人为什么老让那么多忧思缭绕萦回于心呢?人不能活得快乐从容一点吗?如果快乐从容地面对似水年华,那我是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的。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怎么跟他学呢?无非见到好的东西就跟他学,见到不好的东西就在心中警戒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样的错误。”
今天我们提起的孔子,都知道他在历史上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很多人都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孔子离我们今天的时代这么远,当时物质生活那么贫瘠,孔子是怎样形成他的思想体系的?他从哪儿学的?
很简单,他是从人身上学到的。可是,他是简单地学吗?他是综合感悟,最后形成自己的体系。可见,这个世界上,其实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
关于人生的境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说:这个人聪敏勤勉而又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的谥号叫“文”。
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问题,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这种态度后来被孔子的学生曾子进一步表达过。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越是剑拔弩张、凌厉过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较)”。这样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曾子羡慕的境界。
文/于丹,来源:于丹《论语》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