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问,我刚开始学楷书,该怎么学习?

那么我就来为初学者制定一个入门学习计划,

首先,入门我们学习楷书,要选一个好的字帖,什么叫好的字帖?这个很难说,那么就选大家比较认可的名家就可以,比如田英章、卢中南的硬笔字帖都比较认可的,而且是书法圈认可,对于我们一般人已经足够用了。

第二,可不可以临写古碑帖,我认为可以是可以,但作为实用主义,古碑帖对于简体字的帮助,不如直接学习简体来的效果好,古帖的结构对我们来说有一些较难理解,有些写法也很难应用到现代简体字中,古人的书法不一定全都是精华,所以这是我们初学者无法过滤吸收的。

建议先临写简体,在成熟以后在临写古碑帖,这样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

选好字帖之后,初学者毫无基础的朋友,最好先摹写,就是拓着透明纸,描写字体,这样做有有两个好处:1固定字体,矫正书写字形,2提升手感锻炼控笔,3摹写也是在潜意识的读帖,即提高了观察力和审美,4缓解心理压力和浮躁。

从楷书美观来说,撇画和捺画的相接处要留个小小的出头,这样显得上下呼应,有头有尾比较平衡。

人字头简单的笔画,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却不清楚重点在哪里?从楷书美观来说,撇画和捺画的相接处要留个小小的出头,这样显得上下呼应,有头有尾比较平衡。

再来说说撇捺的组合搭配,一般来说撇捺的组合撇画一般要比捺画长一些,且形成撇低捺高的形态。

在人字头的撇捺交叉之后角度接近于90度,这个有利于把握形态。

要想写的有神韵,捺画的一波三折要有稍许的体现,“第一折”埋在撇画的笔锋内。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1)

“众”字的写法非常复杂,里面包含了多种规律

“众”字的写法非常复杂,里面包含了多种规律,那么我们来简单化,理顺一下:

①上方的人字头不可过大,撇低点高(看绿色虚线)

②我们来说说“众”这个字里面的另一个问题,在多个捺画同时出现的时候,只突出一个捺笔,其他的要“让”所以两个“人”字捺画缩为点画,最后的“人”捺画舒展做主笔凸显。

③撇画也是同样道理,多个撇在一个字当中不同向,也是基本规律

④接着说下方两个“人”的起笔分别在人字头的撇画、点画末端起笔

⑤最后的“人”字撇画不宜过长,整个字体下方要几本对齐,这就是“众”这个字的基本写法。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2)

右侧“众”的人字头过大,排列显得不均衡,此字主要为三角结构,宽大的人字头破坏了字的整个和谐度。

上面的为书写错误实例:右侧“众”的人字头过大,排列显得不均衡,此字主要为三角结构,宽大的人字头破坏了字的整个和谐度。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3)

“今”字的难点在于几个笔画的等距,一般人发现不到这个关系,既人字头、点画、横撇三个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相

“今”字的难点在于几个笔画的等距,一般人发现不到这个关系,既人字头、点画、横撇三个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撇画起笔、点画、横撇的收笔在中线上这是第二点。

最后一点要注意就是人字头的撇捺左低右高的形态,要书写到位。这个字就不难写。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4)

上面我错误实例:横撇的横画不要写的过长

上面我错误实例:横撇的横画不要写的过长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5)

第二种错误:横撇的撇画过长,超过中线左侧,下方重心不稳,影响字体平衡。

第二种错误:横撇的撇画过长,超过中线左侧,下方重心不稳,影响字体平衡。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6)

“全”字的写法下方的“王”字要尽量靠上,与人字头的间距略小,显得更加紧凑。太近和间距太大都是不可取,比“王”字横画的间距稍大即可。

“王”横画不可过长,上两横收势,最后一横略放展来做到平衡。

人字头要和下方“王”字中线位置对齐,这是必要的。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7)

右侧的“王”字过宽,下方肥厚整体字显得笨重,上下比例失调。

错误示例:右侧的“王”字过宽,下方肥厚整体字显得笨重,上下比例失调。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8)

“合”字的写法要利用好中线,注意留白的均等。“口”字的写法上横要抗肩,下横要水平行笔,这样可以拉回字体的斜度引起的不平衡。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9)

错误示例:“合”字的人字头下方要显得紧凑,人字头、横、口间距不可太大,太大字体松散。“口”不可过宽,

错误示例:“合”字的人字头下方要显得紧凑,人字头、横、口间距不可太大,太大字体松散。“口”不可过宽,上方覆盖不住下方会显得字体臃肿。

楷书练字只需练好8个字(学楷书走过弯路)(10)

这个错误示例说明短横要靠上,字体才能紧凑些。

楷书教学如此通俗易懂,虽不能让你一蹴而就,零基础依然收获颇丰

草字头是这样规范书写的,几组错误示例,指出大家的常见错误!

好了,今天的楷书教学,就为大家说这么多,对于楷书的学习,读帖、分析、领悟、练习、运用这是一个必须要走的过程。今天的内容希望大家拿起笔书写练习,并体会吸收,养成一个动手动脑的楷书学习习惯!

本文为初小白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