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 朱颜日日惊憔悴

【五代十国】冯延巳

朱颜日日惊憔悴,多少离愁谁得会。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长只如岁。

红绡三尺泪,双结解时心醉。魂梦万重云水,觉来还不睡。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1)

这首词写给已经离别并且可能再也不能相见的恋人。上阕写相思之状,下阕写相思之因。

人们都看到我往日里红润的面颊如今一日比一日憔悴,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其中的缘故。因为与你别离之后,离情别绪没有一日离开过我。离别之后物是人非,我们再也无法相见,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故事中了。正因为如此,我夜夜都被追悔之意折磨而无法入睡,每一个夜晚都像一年那么漫长。词人在上阕塑造了一个被相思之苦所折磨的离人形象,让人感同身受,深怜其苦。接着在下阕词人点出相思如此之苦的原因:“红绡三尺泪,双结解时心醉。”红绡、同心结本都是美丽且寓意美好的物品,在此时却被词人寓以凄凉的含义。我的眼泪流得太多,如果积蓄起来甚至会比三尺红绡还要长。为什么你我的别离会如此令人伤心?因为当年我们互相赠送的定情同心结已经被拆解了,结不同心人相离,这一离便是永别,再也无法回头了。与你分别之后多盼望能在梦中与你相见,但是我们此刻已经远隔千山万水,不只是身体,更是内心。所以每当我怀着与你再见的期盼入梦,所能梦到的唯有万重云水、一片凄茫,再也寻不见你的踪影了。一梦而醒,发觉泪已湿枕畔,一夜再无眠。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2)

翻遍婉约一派,离别之词太多,唯独这首词中的离别最孤独。因为那么多的离别几乎都是离人而不离心,一朝送别,有的还怀抱着相见的希望,有的虽相见无期但心中永念。唯独冯延巳的这一阕《应天长》那么决绝地说“双结解时心醉”,那么凄凉地讲“魂梦万重云水”。这一别,曾经的誓约全抛弃,同心结已解,从此再不同心同命。别离之后,无论心魂都不来入梦,即使是梦中想再见也不能见了,我们曾经的故事在梦中都化作一片茫茫的云水,再无痕迹。离人也离心,最孤独的离别莫过于此。从此苦乐悲喜无人问,从同心结拆解的那一刻起,我们曾经的一切宛如一场黄粱美梦。醒来后只余我一人独卧小窗听风雨,夜夜无人知。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3)

子夜歌

【宋】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4)

自古慢词易作,小令难工。若要词家在短短几十个字中表情达意、撼动人心实是一件难事,更不用说表达的是词令中早被人慨叹过千千万万次的离愁相思之情。可贺铸这阕《子夜歌》偏偏以小令之制诉离思之苦,且又能如此动人心魄,入情入景。词人从离别多日后的一个夜晚写起。那夜,被相思离苦纠缠的一位女子辗转至三更仍无法入眠,便决心起身,她漫步到庭院里,才发现三更的明月如此之圆,如此之亮,将满院盛开的梨花映照得如同白雪一般凄清寒冷。在这清冷的深夜,不知何处隐隐传来几声仿若呜咽的鸟鸣,本就触景伤情的女子马上想到了那传说中啼血的杜鹃。相传杜鹃是望帝死后魂化而成,传说望帝魂化杜鹃后,哀鸣不断,以至嘴边流血,染红山花。人状其声“布谷”为“不如归去”。此时静夜中传来的隐约鸟鸣恰如那呼唤离人“不如归去”的杜鹃啼鸣,配上眼前这一庭如雪的梨花,对一个满心愁思的人来说,何其凄凉幽怨,又怎能不触动她满怀的思绪和想念。思念的那个人已经好久都没有音信了,女子只能依靠一遍遍回忆离别那日的情景聊慰相思之苦。记得离别时还是初春,田间小路旁的桑树刚刚抽出嫩芽,正是一派烂漫春景,正是恋人耳鬓厮磨之时。但在这个春天他们不得不分别。因为怕引起对方更多的愁绪,他们相顾无言,唯有无声地抽咽,不敢尽情痛哭流泪,流水似乎也看到了他们的悲伤和压抑,静静地替他们流出无尽的泪水,替他们呜咽。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5)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堪称神来之笔,词人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行了极度的渲染。人之悲苦,连无情之物都感动回应,那是怎样的苦?反过来说,万物皆有情有苦,何况是人?贺铸之天才,就在于此。同样写小令,他寥寥数十字写尽离后之思景、离别之哀情;同样写相思离苦,他笔下的月光如冰,梨花似雪,连陇头流水都替人流泪呜咽。词家最重的“融情入景”,试问有谁能胜过他呢?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唯有用相思之眼观物,用相思之心看人,方能物皆懂我之苦,人皆明我之心。江淹在那篇著名的《别赋》中这样感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若从未经历过别离,又怎能懂得其中的幽怨和愁苦。若从未在离别后的深夜里辗转反侧不能眠,又怎能看花如雪,望月似寒。昔日我们共同在繁花间嬉戏,一起在明月下诵诗,在当时看来那梨花是如此可爱,那明月是如此温暖。而如今,同样的花,同样的月,但花如白雪,月似寒冰,只是因为少了那一个人而已。少了那一个人,再美的景都褪了颜色,寒冷得认不出了。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6)

桃源忆故人

【宋】秦观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7)

闺怨词在婉约词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但大部分的闺怨词往往流于俗套,很难出新。秦观的这首《桃源忆故人》也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但却能推陈出新,韵致清逸。《草堂诗余隽》卷四眉批:“不解衣而睡,梦又不成,声声恼杀人。”评:“形容冬夜景色恼人,梦寐不成。其忆故人之情,亦辗转反侧矣。”由此可见这阕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闺中思妇,玉楼深锁,她终日居于玉楼深处,纵然多情也无人相语。清秋的夜色是如此清新动人,而在这位远离恋人的女子眼中却如此漫长清苦,清夜纵悠悠,谁人相与共?没有那个人在身边,再美妙的夜景也枉然。思念着恋人的女子无心欣赏秋夜美景,纵然没有丝毫睡意也早早地卧在床上。忽然,她看到枕上被上描画刺绣的鸳鸯和凤凰,不由得更是气苦烦闷,自然界的飞禽尚可双双相守,而自己却与恋人生生别离。这日常的事物在无意间为女子愁上又添愁,这让她更是心绪如麻,顾不得解衣便闷头睡下了。

但女子方才睡着便被城池中的一阵画角声所惊醒,刚刚成形的清梦也被生生截为两段。一个“无端”,一个“惊破”,可以隐约听出女子怨尤嗔怪的口吻,我们可以想见,也许在方才的新梦中,女子终于见到了苦苦相思的恋人,正在倾诉衷肠,却被这阵没来由的画角声打破了。连梦中相会的机会也被不解风情的画角声所剥夺,女子再也无心睡眠。她拥被坐起,望向窗外,此刻窗外月华正明,映得一地秋霜如雪。静静的深夜里,不知从何处传来那首孤高清丽的古曲《梅花三弄》。女子静静地听着这孤独的曲子,回忆着方才梦中的相会,曲终人不见,一夜恍然终。

离愁别绪的经典诗句总赏(三首绝美词作写尽相思离苦)(8)

人都谓秦观最负盛名的闺怨词是《减字木兰花》,一句“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感动了古今多少痴男女。相比之下,这阕《桃源忆故人》无一字道相思,无一字述离愁,相思之苦、相思之怨却全然包蕴其中了。因相思之怨,所以不敢看枕衾上的鸳凤,只得闷头和衣睡;因相思之苦,所以被城中画角惊破相会之梦时再也无法入睡,一夜无眠。人都爱“过尽飞鸿字字愁”,我却独爱“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前者之愁尚可形容,可比之飞鸿,但后者之愁无法衡量,微妙无端又透彻人心。这个陷于相思的女子不说愁,不说苦,只是在一个被画角声惊醒的深夜,望着窗外满地月华秋霜,独自听着远处传来的《梅花三弄》,直至一夜终了。此景清冷如此,此情幽怨如此,怎是一句“过尽飞鸿字字愁”可以比拟?古今相思句,莫过“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