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文章(梦中的木棉)(1)

木棉生南国。确切地说,木棉生岭南,才有了女子般的柔情似水。

在客乡潮汕,爱花、惜花之人,叫她红茉莉。其花红如血,盛开时枝叶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尽情燃烧的火焰。因此,木棉亦称“英雄树”,木棉花也成因此成为羊城的市花。

在岭南大地,木棉粗壮遒劲的枝干和一树密不透风的叶子,总会站成一处绝妙的风景。特别是那棵伫立在中山纪念堂前的木棉,已伴随着这座英雄之城,度过了320多个春秋,至今仍散发着生命蓬勃的生机。每当我从她面前走过,那一树火红,总会攫取我的心魂。“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峰火,不及攀枝花可怜(明•屈大均)”。

我宁愿将木棉比喻成一位妙曼的女子,她含眸回首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母性的温柔和慈爱。那一树火红,灿如朝霞,红如杜鹃,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在岭南的油彩里化作了永恒。

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木棉,一定见证了一个叫“满清”的王朝的堕落;见证了广州起义的血雨腥风;见证了一代伟人——“国父”孙中山的百折不挠;见证了广州沦陷和日本法西斯的枪林弹雨……也见证了广州解放和那个逃亡宝岛的失意的“民国总统”。

在中山纪念堂,当我穿越镌刻着革命历史的廊檐,走过灼痛我眼眸的弹孔和壁垣,看见那棵风华依旧的木棉,想起那个母仪天下的民国女子浪漫的爱情故事……我不得不为她那卓尔不群的高贵气质所感染。是的,在我眼里,木棉树不仅仅是英雄的树,她还是母亲树,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共和国铿锵女子的百年传奇。

我仿佛看见似水流年,那朵怒放的木棉花,如练绸般优美、轻柔,点亮了那双凝眸的慧眼。在天之涯,在地之角,一个民国少女,正穿越时空的隧道,朝我们走来。

我相信,每一朵木棉花的怒放,都是因为守候;每一只为之蹁蹁起舞的蝴蝶都是为了衬托她一生的大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那朵木棉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宋庆龄。在1915年的某个黑夜,天寒地冻,阴风煞煞,一朵木棉,盎然绽放在岭南的春寒里。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从此开始了追随丈夫捍卫共和的革命历程。她一生高擎起 “和平、奋斗、救中国”的旗帜,践行着三民主义的革命理想,走过了长达七十年的革命生涯。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那朵不喜不悲、处乱不惊的木棉!那枝头的绿叶红花,都是为她而生,延续着绝代风华,和那段旷世奇缘!

木棉,你似一位穿着旗袍的妙龄女子,橙红似火,美丽妖娆。然而,在时光的遗照中,你却寂寞着,孤独着。我知道,她像一棵南国的木棉,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爱得绝决,爱得深沉。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皇甫松)。1981年的初夏,在繁华的京城,一位平凡的女子,历尽沧桑,打开时光的扉页,吟起“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她就是木棉花一样的女子宋庆龄,坚韧地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历史在此定格,江山为之呜咽。

我相信,看似娇柔的木棉,也曾在伤痛时发出惊心动魄的呐喊,让我们见证舍身忘我的英难气慨。那句“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的忘我牺牲精神,至今仍荡气回肠,感染着无数的后来人!

往往,正是磨难和痛苦,成就了普通的民间女性和一位共和国最伟大的母亲。她用母爱的光辉,照亮了普天下的百姓。倾尽了一生热血,芳魂化作一朵永恒的木棉。在中山纪念堂前,我端详着那株“木棉王”,仿佛有一位慈母,正伸开双臂,朝我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