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鸿海 图/头条免费图库

经常有羊友留言或是打电话咨询:我的羊流鼻涕感冒了,该如何治疗呀?搞得我哭笑不得,每次都只能耐心的解释:羊流鼻涕不一定都是感冒,还有好多情况都会出现流鼻涕!

羊流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种流鼻涕的羊病)(1)

到底有多少羊病会有流鼻涕的表现呢?根据已知的报告至少有十来种,只是有的不太显著和典型。今天,我把相对典型、容易混淆的流鼻涕羊病的鉴别经验和治疗方法分享出来,供羊友们在遇到羊流鼻涕时予以参考,减少或者避免误判误诊带来的损失。

根据我治疗羊病的经验,羊放线菌病、羊鼻蝇蚴病出现的羊流鼻涕最容易和羊感冒混淆,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这两种羊病,并找出它们和羊感冒的区别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羊放线菌病流怎样的鼻涕,它和羊感冒流鼻涕有何不同?

羊放线菌病属于普通羊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它是放线菌入侵羊体组织后产生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并流出浆液。放线菌一旦危害羊的鼻腔,瘘管破溃后就会流鼻涕。由于放线菌脓肿并不显著,很容易误诊为羊感冒。

羊流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种流鼻涕的羊病)(2)

我们如何鉴别羊放线菌流鼻涕和感冒流鼻涕的区别呢?

很简单!采用“一看一测一摸法”就能轻松鉴别。

一看就是看鼻涕的形态。羊放线菌流的一定是浓鼻涕。羊感冒流的是清鼻涕,只会在痊愈时才有少量干涩的浓鼻涕堵在鼻腔,也不会流淌。

一测就是测病羊的体温。羊放线菌一般没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39.5℃之间。羊感冒会发热,体温在39.5℃~42℃之间。

一摸就是摸病羊的鼻子。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病羊的鼻子,如果感知到有物体向着力点两边滑动起伏,一松开又返回来,这样的症状是羊放线菌轻微鼻脓肿的典型特征,羊感冒是不会有的。

所以,当你面对羊流鼻涕时不妨试一试“一看一测一摸法”,会帮助你轻松鉴别的。

羊鼻蝇蚴也会流鼻涕,它和羊感冒特别容易混淆。

为何它们特别容易混淆呢?

这两种羊病都会让病羊体温升高,都会让病羊精神沉郁,都会让病羊食欲不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当然,都会让病羊流鼻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这两种羊病都爱群发,误判误诊的概率特别高。

羊流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种流鼻涕的羊病)(3)

羊鼻蝇最喜欢在羊鼻周围产卵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羊鼻蝇蚴病

羊鼻蝇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它是羊鼻蝇在羊的鼻子四周产卵,虫卵爬进羊的鼻腔栖息成长发育,从而引发羊鼻炎或者鼻窦炎疾病,所谓“蚴”就是羊鼻蝇的虫卵。所以,我们把这种羊病称为羊鼻蝇蚴病。

羊鼻蝇蚴病会让羊持续流鼻涕,这鼻涕有时清有时浓,只要鼻蝇蚴还没有从羊鼻腔排出,就会一直存在,时间长度在1~10个月之间。如不及时治疗,病羊直至死亡也会挂着鼻涕。

要找出羊鼻蝇蚴病和羊感冒的区别是不是很难?难度是有的,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建议采用“查鼻法”予以鉴别。

什么是“查鼻法”呢?很简单,就是用手电筒照射羊的两个鼻孔,如果有血丝、血块、红色脓肿或者血泡就是鼻蝇蚴病的症状,反之就是羊感冒或者羊的其他疾病了。当然,前提是满足流鼻涕等共同症状的前提下。

在用“查鼻法”检查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擒住病羊头颈,切莫触碰羊鼻,因为羊鼻会有剧烈疼感,羊会奋力挣脱的。另一个人用消毒棉签将羊鼻涕擦净,再用手电筒照射观察。

羊流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种流鼻涕的羊病)(4)

羊鼻孔很大,手电筒照射完全看得清

如何对羊感冒、羊放线菌病、羊鼻蝇蚴病正确的针对性治疗

我们了解了羊感冒、羊放线菌病和羊鼻蝇蚴病流鼻涕的区分方法,当然要介绍它们各自的治疗方法,不然就有点不厚道了。

羊感冒的治疗方法

治疗羊感冒既要对症治疗,又要防止激发感染,建议采用以下药物配套治疗。

  1. 对症治疗药物: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复方奎宁、鱼腥草。根据药品说明书结合羊只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应同饲喂隔开30分钟以上,饮水勿加盐和小苏打,天寒地区饲喂20~40℃温水。
  2. 防止继发感染药物:青霉素、链霉素。根据药品说明书结合羊只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应同上述对症治疗药物间隔30分钟以上效果更佳。

羊放线菌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羊放线菌病的方法和药物很多,根据我的经验,针对羊鼻处的放线菌病灶建议采用封闭治疗效果更好。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在鼻子患处周围选3~5个点注射,用药量根据说明书结合羊只体重使用,每天一次,连用3~5天,注射宜在羊只饲喂半小时后进行。

羊流鼻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种流鼻涕的羊病)(5)

羊鼻蝇蚴病的治疗方法

用敌百虫或者敌敌畏按1:1的重量比例兑蒸馏水制作为悬混液直接涂抹在羊鼻周围和鼻腔内,每天一次,连续使用直至病羊痊愈。也有将药物投服或者注射的,因毒害风险较大,本文不推荐。

总结

关于羊流鼻涕的知识分享就结束了,本文是作者理论结合实际的经验总结,并不适合学术研究,主要对不具备化验室和完善动物医疗设施的养殖户有用。同时建议养殖户务必重视羊流鼻涕,切莫马虎大意误判误诊,否则所有的治疗都可能南辕北辙,不但不能治疗好羊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总结了一段顺口溜,帮助大家轻松掌握。

羊流鼻,莫大意;羊感冒,放线菌,鼻蝇蚴,都如此。放线菌,不发热;摸患处,有起伏。发热的,是感冒,和蝇蚴。看测摸,查鼻法,轻松鉴,莫忘记。

作者简介:艾鸿海,农民劳模,农业经济师,资深养殖业主。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