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翠英演出《凤台关》郭士星

高翠英演的戏(看高翠英演出凤台关)(1)

《凤台关》的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末期。后汉是五代十国中寿命最短的一个王朝,前后只有两任皇帝,在位仅四年时间。第一个皇帝是出生于太原的刘知远,在位两年就病死了;第二个皇帝是刘知远的二儿子刘承佑,在位两年就被杀了。

《凤台关》的故事就发生在刘承佑被杀之前。晋剧《杀宫》一剧中的皇帝就是刘承佑。刘承佑的年号叫乾佑,因此他也称乾佑王。是个腐败皇帝。他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甚至把帮助后汉打天下的开国元勋郭威的全家都杀害了。郭威一气之下,起来造反。《凤台关》写的就是郭威攻打凤台关的故事。郭威在此剧中叫郭彦威,是个大花脸。后来成为后周的第一任皇帝。

高翠英演的戏(看高翠英演出凤台关)(2)

《凤台关》这出戏的主要人物是张秀英。是凤台关守将慕容彦超的二夫人。当时,郭威兵临城下,慕容彦超卧病在床,不能上阵,三夫人与部将陆双成私通,盗取令箭,献关投降。只有张秀英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凤台关。但因寡不敌众,夫妻二人被擒,张秀英杀死叛徒,自刎身亡。张秀英是一个英勇善战、令人敬佩的女英雄。高翠英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这出戏是高翠英向她的老师、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张宝魁(艺名筱吉仙)学习的。在晋剧舞台上已演出几十年了。是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出优秀剧目。

高翠英在《巡城》一场中的跑圆场堪称一绝。她脚底很轻,上身很稳,跑起来节奏由慢到快,像一股风,也像一只飞鸟,非常帅气又漂亮。看她的圆场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每次演到这里,观众总是掌声不断。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看了她的表演,题写了八个大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以此八字形容她的圆场表演,非常恰当。曹禺先生对高翠英表演的这种评价是很高的。

郭彦威是后汉能征善战的一位开国元帅,掌握着兵权。他已下定决心,要坚决消灭后汉。因此,即使陆双成等人不投降,凤台关也会失守。不过,这个戏写了两个私通的叛徒,使戏剧情节更曲折,更好看了。从编剧手法说,这叫对比法。就是用两个叛徒来衬托两个正面人物。更反衬出张秀英夫妇誓不投降的英雄气节。

高翠英演的戏(看高翠英演出凤台关)(3)

《凤台关》共七场戏。其中有四场是重点场。《巡城》一场,主要表现张秀英的机警和帅气;《酣战》、《救夫》主要表现张秀英的英勇善战和对丈夫的保护;《除奸》一场,主要表现张秀英对叛徒的切齿痛恨以及她宁死不投降的骨气。《酣战》这场戏虽然主要是武打,但高翠英的表演,既洒脱,又细腻,很注重人物的内心戏。比如,这场戏一开始,马童报信,报了三个信息:陆双成献关投降,郭彦威杀进城来,慕容将军下落不明。听到这“三报”,高翠英的表演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深入,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五一个表演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主要是通过其代表剧目体现出来的。

《凤台关》是高翠英的代表剧目。我们从这个剧目中可以看出高翠英在艺术上至少有三大特点:她具有唱做念打全面扎实的功底。你看她,身上扎着靠,头上戴着翎子,手中拿着长枪,一会儿翻打跌扑,一会儿唱做念舞,英姿飒爽,身手不凡,一看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好刀马。刀马旦在戏曲中是一个很吃苦的特殊行当。这一行当本身就要求演员必须具备唱做念打舞缺一不可的全面功力。有的演员能打不能唱,有的演员能唱不能打。这都不符合要求。高翠英则不同。她是一个非常具备这种全面素质的表演艺术家。这种刀马,在全国也不多见。这种人才非常难得。培养这样一位戏曲人才,很难很难。她善于运用戏曲程式和技巧来塑造人物。 戏曲表演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人物。不懂这一点,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高翠英在《凤台关》中运用了很多程式和技巧。但她不是卖弄技巧,而是运用技巧和程式为人物服务。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和程式的展示,而是通过技巧、程式所塑造的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英勇善战的帼国英雄张秀英的形象。她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凤台关》是晋剧的传统剧目。是张宝魁、刘芝兰等前辈表演艺术家的拿手剧目。高翠英演这出戏不是照搬传统,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创新。在《巡城》中,她揉进了尚小云先生“云鹰展翅”的表演,在《酣战》一场,她运用了靠旗打“出手”的高难动作,并且创造了“鲤鱼跳龙门”的新打法。就是出手打在左靠旗上转一圈,又打在右靠旗上,弹出去。在《除奸》中,她又根据专家的意见,来了个“跳桌自刎”,使张秀英死得很悲壮。这些都是她的新创造,新发展。这种探索和创造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大力提倡这种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中国戏曲就很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提出,高翠英演出的

《凤台关》属于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剧本改编者是已故的刘舒侠先生。笔名叫娄一叟。他原为太原市副市长,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是一位十分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导干部。这出戏经他改编,结构更加紧凑、合理,语言的文学性更强。刘部长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今天说到《凤台关》,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这位老领导的深深怀念。我们非常感谢他把这出戏改的这么好,成为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一出优秀保留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