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何润东董洁(梁山伯与祝英台)(1)

相传东晋时,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八子一女。小女九妹,名叫祝英台。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又恐父亲阻拦,她便打扮成一位占卦先生,祝员外竟一点也看不出破绽,便同意女儿去杭州城读书。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很不服气,妒嫉之心便油然而生。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姑娘此去一举双得,实在可喜可贺。"

祝员外听了,不解地问:"何谓一举双得?" "公公,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读上三年书,便是一个'女状元',这是一得。""那二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子得意地问。嫂子望一望站在一旁的祝英台,用手掩着嘴低声一笑道:"公公,恕媳妇直心直肚肠,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一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二得嘛!" 嫂子从中作梗使刁,实在欺人太甚。

梁山伯与祝英台何润东董洁(梁山伯与祝英台)(2)

途中,邂逅了会稽郡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梁山伯与祝英台何润东董洁(梁山伯与祝英台)(3)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