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跨年的《扒马褂》,孔云龙重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且第一次冲上热搜。作为"云"字科首批拜师的徒弟,孔云龙虽然还是三队队长,但已不被关注好多年了,能在蛰伏10年后重新崛起,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我们来了解一下孔云龙的相声之路。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1)

孔云龙、郭德纲、于谦《扒马褂》

孔云龙曾是岳云鹏炸酱面馆的同事,正像相声里说的,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门童,二人因在本店联欢会合作表演双簧而对曲艺产生兴趣,后被一位顾客赵先生推荐,认识了郭德纲,并于2004年正式加入德云社学习相声。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2)

岳云鹏、孔云龙

最初的学艺之路二人表现完全不同。

当岳云鹏还在念报纸练普通话时,孔云龙已经在背贯口;当岳云鹏扫地被众人批评时,孔云龙已经登台表演;当岳云鹏仅能登台唱段竹板书,还紧张得满头大汗时,孔云龙已经和栾云平搭档,去了天津的商演。

那时的孔岳,天壤之别。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3)

早年的孔云龙栾云平

2006年德云社10周年,盛况空前,岳云鹏、烧饼、赵云侠只能在最后一场作为新人表演,而孔云龙已经能和老先生合作,在第二场就登台献计。

当然2006年对孔云龙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拜师。那也是郭德纲第一次收徒,共收五名弟子,孔云龙在列,而岳云鹏只能默默旁观。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4)

郭德纲第一次收徒

《德云斗笑社》里岳云鹏烧饼等人回忆当年养狗的趣事,孔云龙当年只是偶尔和烧饼他们在一起,因为每逢郭麒麟放假,师娘都会给钱,让孔云龙陪着郭麒麟玩。甚至孔云龙拜师买戒指的钱,师父师娘也没让他掏。

毫不夸张地说,孔云龙那时是师父师娘最喜欢的弟子,业务好,长得也帅,那时也正是孔云龙的黄金时期。如果大家看过岳云鹏早年发的视频,烧饼生日,赵云侠、李云杰、岳云鹏等伙伴聚会,每个人都像有心事,且穿戴还颇为土气,只有孔云龙,意气风发,已经像一个见过世面的城市小伙了。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5)

德云“云”字科弟子聚会

那么,孔云龙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呢?

有人说是因为事故,在养伤期间失去搭档栾云平。我不这么认为,孔云龙换搭档速度在德云社排第二估计没人敢排第一,先后和栾云平、冯照阳、史爱东、阎鹤祥、李云杰搭档。到李云杰这里才算是真正定下来。当年受伤还是早期,没了栾云平不意味着他的作品会受到影响。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6)

孔云龙阎鹤祥

我认为真正让他陷于停滞的,还是他太局限于"贯口"这个技能,没能开发出更多的逗笑本领,而随着工作的重复、日复一日,那种原来身上具有的灵气,台上发托卖相也逐渐消失。变成了只会僵硬背诵贯口的诵读机器。

这也是让他陷入十年停滞的根本原因。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7)

孔云龙李文山《双背地理图》

同样的问题其实还出在离开德云社的何云伟身上,现在的何云伟和以前的孔云龙一个是沉迷于背贯口,一个是沉迷于唱戏。而且都局限其里,原来台上那种灵气,眼珠一转都能让观众乐半天的风采早已消失。我特别不理解一些观众,一点听一边夸:唱的真好,这相声说的真棒!但是,一点不逗笑的学唱戏是相声吗?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8)

早年何云伟的使相

所以,当《扒马褂》,孔云龙在某个时刻眼珠一转,恰到好处的使了一个相时,我甚至有点心潮澎湃,仿佛又见早年间的德云社。

已经好几年不听孔云龙了,昨天重又找视频听了几段,相比较年轻一代的啰嗦、口不择言,孔云龙还是能看出"云"字科的底蕴,语言简练、严谨,注重铺垫。但还存在以前的老问题,包袱不够密集,而且达不到爆笑的程度,这让年轻人接受好像有点难度。

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听多了小剧场那种啰嗦、靠插科打诨、和观众互开玩笑度过前二十分钟,调侃搭档再过三分钟,正活只有七分钟的相声,我急需孔云龙来清清耳音。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9)

孔云龙李云杰在小剧场

孔云龙作为当年老郭要力捧的对象,曾在新浪直播要说100段相声不翻头,但说到一半,因为观看率实在太低而作罢。他也作为老郭想捧没红的弟子而被许多人诟病。现在蛰伏10年,终盼到出头之日。希望孔云龙厚积薄发,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也不枉"云龙"二字,师父当年的切切之心。

孔云龙论相声的基本功(孔云龙的相声之路)(10)

三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