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千古绝唱,就是唐代的这位张继夜泊在枫桥挥就的。千百年来,无数游子来到枫桥寻觅这美妙的诗境,唐宋明清的著名文人都曾经来追寻过,他们续写了数百首枫桥诗词。如唐代的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范成、陆游,明代的唐伯虎、王宠,清代的沈德潜、吴伟业,还有乾隆皇帝等等都写过枫桥的诗,于是枫桥的月光照耀了神州地,钟声响彻在五湖四海。
枫桥风景名胜区是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枫桥地处苏州西南端,离城仅五六里。南北舟车在此交会,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因唐代时在此设卡,每当皇粮北运时,便封锁河道,枫桥又作封桥。枫桥是江南随处可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只是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的诗作后,从此名噪天下。枫桥地带由于舟车云集、商旅际会而异常繁华,是旧时苏州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
进入枫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宏伟精致的“枫桥胜景”木门楼。
此处为寒山寺南面“寒山别院”的侧门。
“寒山别院”正门后面高悬“时闻清响”牌匾,意为时时听闻到清脆响亮的寒山寺钟声。
院中悬有“寒山寺长城和钟”。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
寒山寺的普明宝塔,为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穿过这座门楼,可以前往著名的寒山寺。
门楼正面题为“寒拾遗踪”,“寒拾”指寒山寺曾经的两位高僧寒山、拾得。
门楼背面题为“妙利宗风”,源自寒山寺的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太湖石上书“和合”。源自“和合二仙”。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江村桥,就是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的江村桥,它横跨在枫江上,与枫桥遥相呼应,从唐代以来一直和枫桥对愁眠着。
江村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1984年,苏州市政府拨款整修,并重修《江村桥记》。桥长38.7米,宽3米,跨度9.8 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江村桥上眺望左右的风景。
枫桥景区入口,门上匾额题为“枫桥胜迹”。
钟韵楼
漕运展示馆。清代,枫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江、浙、皖、赣、湖、广等地的漕粮都在此转运至京城。这里还是粮食出口的基地,史称“洋米转船之地”。由于“内地石约二千钱,出洋石至六七千”,致使米商趋之若鹜,来枫桥抢购后再运至海外。所以,枫桥到处是米行米仓。据康熙年间统计:枫桥有61座米仓,29个碾米厂,到处有米行,规模之大,它处不能比肩。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探听枫桥价,买货不上当。”
“太湖鲜八珍糕”,苏州土特产之一。
“江村愁眠”石。当年张继在诗词《枫桥夜泊》中写下“江枫渔火对愁眠”,在《唐诗三集合编》中有这样的注解:“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注解说:“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眺望一水之隔的枫桥。
渔隐村。枫桥是最适合隐居的地方,国人的隐居生活有四种,那就是耕(耕种农田),读(读书写字),渔(垂钓江湖),樵(上山砍柴),这四种生活是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但最简单的生活可以宁心静气,不劳神伤心,人的本来性情在平静的生活得到修养,从而延年益寿。枫桥水多,最适合渔隐生活。这里建造了一组简朴的江南木房,并设平台挑出水面,展示了渔隐生活的氛围,可以在这里体会一下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