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十六回人物及绰号(水浒传改编第五回林教头刺配沧州)(1)

过了几天,鲁智深来找林冲喝酒,一连几天,喝酒闲谈,林冲心中的憋闷才稍稍好了些,但并没有对鲁智深说起高衙内的事情。那高衙内回府之后,便卧病在床,只为两次调戏林娘子没成,心火难抑,又在那天吃了惊吓,一天到晚不吃不喝,日益憔悴。

陆虞侯和富安见衙内这模样,便商量道:“衙内如要病好,恐怕只有让太尉知道,害了林冲性命,才能得到那娘子,否则,衙内性命难保。” 陆虞侯和富安当晚见了高太尉,把衙内得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高俅道:“若为了一个妇人,怎么害他林冲?若顾了林冲,我孩儿性命不保,怎生是好?” 陆虞侯和富安便向高俅说了他们设的计策,高俅喝采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和我一起来。”

再说林冲每天和鲁智深坐一块喝酒,渐渐忘了高衙内之事。一天,两人走到路口,见一大汉正立在路上卖刀,见林冲、鲁智深过来,故意高声道:“好一口宝刀,可惜遇不上识货的。” 林冲并没在意,大汉又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认识兵器的。”林冲听见这话,便住了脚,对大汉道:“拿来我看看。”那汉子递过来,林冲抽出刀,寒光闪闪,夺人眼目。林冲失口叫道:“好刀。”当下讲定了价钱一千贯,那汉子便随了林冲来家中取钱,鲁智深就先走了。林冲问刀从何来,汉子回答说是祖上留下的,林冲便不多问,付了钱,把汉子送走后,便翻来覆去看那刀。

第二天,有人来传林冲说:“太尉钧旨,说你买了一口好刀,让你拿去和太尉的比比看。”林冲纳闷,谁这么快就报知了太尉,还是一面拿了刀随来人走出了门。来到太尉府前,进了厅前,传的人对林冲说:“太尉在后面等,快随我来。”转了两三重门,到了一个堂前,传的人叫林冲在此等候,便走了。林冲拿着刀,等了一杯茶的功夫,不见太尉出来,正疑感时,忽抬头看见堂前檐额上有四个青字:白虎节堂。林冲猛然醒悟,这里是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怎能随便闯入,急转身便走。

水浒传第十六回人物及绰号(水浒传改编第五回林教头刺配沧州)(2)

正要走,只听一声呵斥:“林冲,无人唤你,怎敢闯入白虎节堂?你可知法度?”说着,高太蔚已转了出来。林冲急忙分辩,高太尉不听,又道:“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是来刺杀下官的?”林冲忙躬身禀道:“刚才有个太尉府的承局说太尉要我拿刀来比。” 高太尉说:“胡说,那承局在哪里?”不由分说,一声喝令,旁边耳旁里走出二十多人,把林冲团团围住,左推右拽,捆了起来,林冲大叫冤屈。高太尉喝叫:“押解开封府,吩咐腾府尹好好审问,审明白了就处决。”随后把宝刀封了,林冲还在叫冤枉,那太尉哪里肯听。

到了开封府,押解的人把宝刀放在林冲面前,把高太尉的话说给了府尹。腾府尹道:“林冲,你是个禁军教头,如何不知法度?这可是死罪啊,你可知道?”林冲至此已心中明白,便把高衙内如何调戏自家娘子,如何买宝刀,如何听太尉传唤进府等一一诉说了一遍。府尹听了林冲的口辩,叫人记下来,取出刑具给林冲带上,先推入监牢等候审理。

正好府中有个听差,叫孙名定,为人正直善良,人都叫孙佛儿。他证实了此事的真伪,便对府尹说:“这事果然冤屈了林冲,我们应该保全他。” 府尹还在犹豫,孙佛儿又说道:“高太尉倚势豪强,无恶不作,谁人不知?稍有触犯,便押来开封府,要杀要剐都随他意,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他太尉家的吗。” 府尹听了这话,心里也替林冲抱屈,便寻思着如何保全林冲性命。

次日,府尹面见高太尉,说了林冲的辩词,又要查寻两个传林冲进堂的承局。又说道:“我叫林冲承认,不应该带刀误入节堂,给他脊杖二十,刺配他远恶军州,不知可否?”高俅情知理短,又碍了府尹的面子,只得答应了。府尹回来升堂,叫押来林冲,当堂打了二十脊杖,面颊刺了字,命董超、薛霸两个差人押送,发配沧州牢城。(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