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我在通勤的时候一直在一些平台上听郭德纲的评书,基本上把他的评书听了个遍,尤其是济公传、封神、丑娘娘等等,好听的实在太多了,今天写这个是借着评书怀念下自己的童年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青年人听评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年人听评书(还有年轻人听评书吗)

青年人听评书

最近半年我在通勤的时候一直在一些平台上听郭德纲的评书,基本上把他的评书听了个遍,尤其是济公传、封神、丑娘娘等等,好听的实在太多了,今天写这个是借着评书怀念下自己的童年吧。

我是80后,小时候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匮乏的,家里有台收音机那是不得了的。我家的那台收音机就是我叔叔送给我爷爷的,我还记得是红灯牌,logo是个小红灯笼。

我记得小时候,我爷爷一起床就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北京时间七点整,下面是新闻”然后一边吃早饭一边听,我就拿收音机当闹铃了。等到了10点,评书节目就开始了,我记得一开始听的是单田芳的《三国演义》,好长好长,每天一集,就觉得故事很好听,但是里面的人的嗓音太沙哑了,不是很喜欢。就这样每天十点就跟爷爷一起听评书,(电台里的评书我没有听过很幽默的,像郭德纲那样搞笑的 ,没有)。很多邻居家的孩子也来听,就算不是从头开始听,也能听的津津有味。

等我们生活好了,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开始了,好像是每天中午12:35分开始,里面有田连元、袁阔成,秋实、等等好多说书的人。这个秋实说的是谍战类评书,《密字812》,很好听,我也没有听完,每天12:35听书,一旦中途断了,后面就不想续了。这个人好像就说了这一部书,以后也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书了。田连元先生说的《水浒人物传》我很喜欢听,尤其说孙二娘那段很好玩,有包袱。后期央视也把电视书场关了,中午12:35换成了《今日说法》。电台还在播评书,但是我已经基本上不听电台了,因为电台里的评书还是那些老的段子,没有新鲜感了。比评书有意思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真的也就不听什么评书了,把评书也渐渐遗忘了。

好了,重要人物登场了,郭德纲。我在这是不说德云社的那些恩恩怨怨,也没有意思。人在江湖,必定少不了恩怨情仇。我要说的是第一次听郭德纲说的《济公》,那是在网上看的,有北展版好几个版本,那叫一个好听,那叫一个勾人,根本停不下来,坑挖的是越来越大,听了一遍再听一遍,我是当单口相声听的,包袱设计的好,抖的也好,跟我们生活很贴近,这样的人不火没有天理。(单从艺术口味来说,不涉及其他)听了济公传,老郭也不说了,坑挖完了(老郭把济公捉拿华云龙那段说完了,算是填了一个坑),想填坑,咋办?到网上到处搜其他人的济公传,我搜到了徐德亮版本的《济公传》,一共200集,听了也不错,说的还行,也是说到捉拿华云龙就没有了。八魔炼济癫,听着就刺激,想听老郭说,估计等个十几年吧。

后来我又听了《丑娘娘》说钟离无艳的故事,也很有意思,特别搞笑。因为郭德纲我又开始听评书了,在每天通勤的时候,带上耳机慢慢的听,也是感谢广大的网友,把郭德纲的评书都搬到网上,这一通恶补啊。王玥波的评书我也开始听了,他说的《水浒》很不错,有空大家可以听听。

因为这些人说评书,感觉评书又活过来了。我觉得评书是极致展现演员个人魅力的一个表演项目。不同的人说相同的书,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看评书还是小众,因为我身边的人都在刷小视频,就我一个听书,搞的我很另类。我的孩子喜欢听故事,每天都要听。其实评书就是故事,我在等他在长大一点,带着他也听听评书,听听评书中人物的开脸,贯口,口技等等技巧。

中国传统的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我喜欢评书,就是喜欢他的语言魅力,用不一样的语言把人勾住,让听书人的思维跟着说书人在走。郭德纲的评书有着他深深的个人魅力,他的烙印太深,有时候我听其他人的书会不自觉的跟老郭去对比,说明老郭还是深入我心啊。(不得不夸,没办法)

通过听书,我还是找到我的童年的乐趣,写这些也就是怀旧一下自己。(毕竟年龄大的人喜欢回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