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苦娘梗概(苦娘大结局山河无恙)(1)

97集

随着张兰英这些年不断地发展,她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成绩也给她带来了荣誉,市里的三八红旗手、杰出创业人才、业界的巾帼英雄,她都榜上有名。

她还作为杰出女性代表,给做生意的女人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讲堂里,她的大幅的照片悬挂在了墙上。

只见照片上的她,精神利索的短发,光洁的皮肤,上身穿一件水红色的真丝V领衬衣,下身是黑色的西裤,活脱脱一个女强人的形象。

自己的照片能散发出女强人的神韵,这点儿,她深信不疑,关键是她那庞大健硕的身躯,在照片里竟然显得有了腰身儿。

嗯,看起来,起码比真人少了四十斤。

张兰英看着自己的照片,哈哈大笑,一开讲,正文没说前,就开始了一轮自嘲。

“一进大厅吓我一跳,要不是看到照片旁写着张兰英三个大字,我都以为我走错地方了,这照片P的,连亲妈都不认的了!本来我以为自己长得像大哥,一看这照片,才知道,原来我也可以像大嫂!”

她的话引来满堂哈哈大笑。

“不过说实话啊!还真挺好看,有范儿,我从来不知道我还能这么好看,真是一胖毁所有,由此,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从明天起,减肥!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大家再见到我,不说跟墙上照片儿似的这么好看吧,最起码,必须让你们看见腰!大家给做个见证!”

“你们说,我能做到不?”张兰英假装不好意思地问。

“能!女人就得对自己狠一点儿!”

“拿出你做生意的三分之一劲头来,减肥,对你来说,那是毛毛雨!”

创业故事,就是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下开始的。

这么多年,张兰英事业越来越好,挣的钱越来越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然买的衣服也越来越贵,越来越上档次。但是减肥这事儿,她还真是从来没有太上过心。

当然,偶尔也会动一动减肥的念头,但是一到了饭桌上,就控制不住嘴了,从小胃口就好,饭量就大,什么都爱吃。

于是,刚饿上两顿,面对食物,她就对自己妥协了:不减了,减什么肥呀!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有什么意思,胖就胖着吧!

所以,以往她的减肥,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次,张兰英触动有些大,同一个人,瘦了就是好看!减,必须减。

喝减肥茶、吃代餐、管住嘴迈开腿,反正能想的法,她是都想上了,用她的话来说:这回,是豁出去了,必须得瘦。

对于她的减肥大明倒是支持:肥胖能引起很多疾病,人到中年了,控制体重很重要,但是不许她吃乱七八糟的减肥产品。

“少吃多动!慢慢减,循序渐进!”

婆婆秀珍却是她减肥路上的拦路虎,还好因为工作忙,她平时不天天跟公婆一起住,不然,这个肥根本就减不了。

秀珍听说她减肥,很是不以为然:减什么肥呀!胖乎乎多好!

张兰英别有用心地瞅瞅大明,坏笑道:为了漂亮呗,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儿,你看看你儿,现在成熟有魅力,又是小有名气的医生,你是不知道啊,身边那小姑娘,呜啦呜啦地围着,我不减减肥,把自己倒饬好看点,哪天大明被勾走了可怎么办?

大明听了就故意乐着说道:嗯!那可真说不定!现在这些小姑娘可嘛话都敢说,就上回,我去社区宣传,好家伙,那小姑娘们,这个喊:王医生我喜欢你,那个喊:王医生我爱你!

张兰英假装生气:看了不!我就说,有人围着,是不是,被我说着了吧!不知道哪天就得上钩!

秀珍瞪一眼:他敢!他要敢做对不起你的事儿,看我不敲折他条腿!

大明讪笑:可行了!你可别敲腿了,这都折了一条了,再敲折一条,还了得!

人至中年的大明,已经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在乎他有残疾的腿了。在家人面前,偶尔还会开开玩笑。

娘儿仨个边说边笑。

每次,兰英和大明回家吃饭,秀珍都会做上好多菜,一顿饭,不断地让张兰英:快吃,兰英,你快吃。

张兰英因为要减肥,只能克制,本来,胃口一向很好的她,克制着不吃,已经够难受了,婆婆还没完没有地让,她就更受不了了。

婆婆拿了鸡蛋给她吃:兰英,吃个鸡蛋!这柴鸡蛋,鸡蛋黄儿倍儿黄,有营养!比洋鸡蛋好吃多了!

张兰英说:娘,我减肥呢!不吃!

秀珍说:哎哟!减什么肥呀!不减,我就待见胖乎乎的,多好看呀,仗着你胖乎乎的发家致富呢!要都跟我似的,这么瘦,咱家日子没这么好过。

快吃!

“真吃啊?”张兰英说。

“吃!这鸡我就是为你们养的,你们爱吃,我就高兴!咱现在这日子多好啊,我在家坐着天天都高兴得唱歌儿!”

说着,又拿了一个给张兰英:“吃俩!把这个都吃了!”

“娘哎!我真减肥呢!”张兰英拉着长声笑着说道。

“减什么肥,愿意减,吃完了再减!不能饿着,快吃吧吃吧!”秀珍像哄孩子似的。

“那我吃啊!”

“吃呗!”

兰英只好吃了一个鸡蛋,说:妈,我饱了!

“饱了啊!饱了吃点水果!”秀珍把一盘子切好的水果端了上来。

“饱了,我饱了妈!减肥呢!”

“吃点水果没事儿!”

大明就在旁边瞅着自己的娘跟媳妇,你一言我一语的,一个不吃,一个非让吃,他笑着说:娘,我发现你怎么对儿媳妇,比对我这个亲儿子都好啊?

秀珍说:不知道为嘛是不?我告诉你,儿媳妇,就是我上辈子的闺女!知道吗?自打她进了咱们这个家门,咱这日子,就跟发面饽饽似的,蹭蹭地就起来了,一天比一强!

“知道了吧!粘谁的光啊?心里有数了吧!”张兰英笑着得瑟。

“这个倒是真的!”大明笑。

“快吃,快吃!再吃块儿苹果!”秀珍还紧着让兰英吃水果。

“别撑着,别撑着!”

三个人哈哈大笑,满屋子都是幸福快乐洋溢着。

小说苦娘梗概(苦娘大结局山河无恙)(2)

98集

张兰英减肥还没出成效,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张兰英的超市组织给职工体检的时候,她顺便给公公和婆婆也报上了名。

老两口很不愿意去检查,我俩身体壮实着呢,干活儿有劲儿,吃嘛嘛香,检查那个干嘛,白花钱。

虽然大明就是镇医院的医生,但老两口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从来没有体检的意识,不痛不痒的,查什么病呀!

这次张兰英非要坚持,说这么大岁数了,检查检查也没坏处儿。没有毛病当然更好,有了毛病早发现早治疗。

“有毛病没毛病自己还不清楚吗?怪麻烦的!又扎针放血的,白挨疼!我们不去!”秀珍固执地说。

“钱都已经给你们交上了,不去,人家也不给退,就白扔了!”张兰英说。

听说钱要白扔,过日子一直精打细算的秀珍很是心疼:你说说,白扔了那不可惜吗?挣个钱容易吗?

就这样,秀珍和老歪因为心疼这两份钱,终于同意了去体检。

结果,就是在这次体检中,秀珍被发现了乳腺肿块儿,孩子们把她带到了立志所在的市医院,通过进一步检查,活检,竟然是乳腺癌!

这个消息,对于这个幸福的大家庭,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

怕秀珍承受不了,孩子们告诉她没事儿。动个手术就好了。

虽然没人告诉秀珍,她也不识字,但是,她也不傻,看着一层楼住院的病人很多是光头,再看孩子们个个成天神色紧张严肃的样子,她也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

要切除一侧乳房这么大的事儿,不提前跟她说,是不可能的了。

临手术前一天,张兰英坐到她的床前,慢声细语尽量委婉地把这事儿跟她说了。

听说要切掉一个乳房,秀珍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娘,你甭害怕,切了去,病就好了。现在你这么大年纪了,又没人吃奶,留着也没啥大用不是!将来要嫌难看,我给你买个好胸罩戴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张兰英故作轻松甚至夹杂着半嗔的语气说出这些话来,尽量使秀珍好接受一些。

没人说出“癌”这个字,秀珍就是一直回避着。

她抹一把眼泪:我不害怕,我就是现在死了,也知足了,好吃的好喝的,也吃喝过,好衣服也穿了,看着你们都好好的,日子过得红火,我死了,也放心了。

傻娟儿说:呸呸呸!别死死死的,就是一个小手术!死不了!

立志和大明,家里的两个医生,此时,也在安慰秀珍:不用怕,给你做手术的,是这里最好的大夫!放心!

见大家个个严肃,秀珍抹了一把泪,反倒安慰起他们来:我没事儿!你们也甭着急,我这身子骨,我知道,底子好,等治好了病,我还等着给小蛋儿家看孩子呢!

立志微笑了一下,握住姥姥的手:等你好了,我就抓紧办找对象娶媳妇这事儿,争取早日让你抱上重孙子。

多半辈子,从来没对秀珍表达过什么,甚至连半句温暖的话都没有说过的老歪,在家里,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

如今老伴儿突然查出了重病,最最难受的,当属他了。儿女们让他在家里休息,他不听,这些天,一直日日夜夜守在医院里不肯离去。

秀珍被推进了手术室。

一家人在门外紧张地等侯着

老歪蹲在角落里,急得直抓头皮。见大明走过去,他眼睛直盯着大明:明儿啊!你娘能闯过这一关吧!

大明拍拍父亲的背:能!

等秀珍被推出来时,老歪紧跑几步蹿到了前面,上去就抓住了床拦,老泪都流了出来。

“手术成功!”

当秀珍终于知道自己患的是乳腺癌以后,自己哭了好几场。

“好好的,怎么会得上这么个病呢!受了半辈子苦,这好日子刚开始,我还没有活够啊!”

好在吃过苦受过罪,半辈子经历丰富的秀珍,抗住了这个打击,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听从医生的话,认真地配合治疗。

秀珍的这场病,变化最大的是老歪,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每天吃饭,都要坐在秀珍的身边,亲自喂饭。药都是准备好,送到秀珍手边,他也不用别人伺候秀珍。

他说:你们不知道怎么伺候。我熟练。

不会做饭的他,一点一点地学,秀珍爱吃什么,他就亲手做。

他说:老伴儿,这多半辈子,你跟着我没享过福,光受累了,我对不住你,现在咱日子好了,孩子们也孝顺,咱俩好好地活着,锻炼好身体,不给孩子们添乱!你什么也不要想,就好好养病,有我伺候你,你这身体,一点儿事儿都没有。

在家人的照顾下,秀珍的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每天老歪和秀珍牛奶鸡蛋绝不少。

早晨,他们一起去散步。到了晚上,老两口儿又一起去村里的小广场。秀珍跟着一群女人们跳广场舞,老歪就蹲在外围和别人聊天。跳完了,老两口再一起回家。

每天定时收看健康栏目,跟着学习养生。

村里同龄同岁的老兄弟们都逗笑:老了老了,越来越讲究,越时兴了,感情也更好了。

老憨厚地笑笑:老伴儿,老伴儿,老来是伴儿!

秀珍也说:经过这场病,我总算明白了,咱们当老人的,把自己身体养好了,不让儿女们跟着急,不让他们操心,咱把自己管好了,就等于给孩子们积福了。

父母身体好了,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好好地工作。度过那样一段痛苦的日子以后,随着秀珍的身体好转,这个家庭,又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每次孩子们回家,秀珍又开始给大家张罗着做饭了,院子里的小菜园,又长起了时令的蔬菜。

秀珍生了这场病,人到中年的孩子们更加意识到,到家有一声“爹娘”喊,能听到父母的唠叨和笑声,是多么的珍贵与幸福。

高兴的时候,秀珍就喜欢哼歌。其实她的嗓子还是不错的,可惜,这半辈子为了家庭劳累,从来也没有认真唱过一首歌。

有一天饭后,秀珍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又哼起了歌儿来。

张兰英说:娘,唱首歌,我给你录像!发出去给大家伙看看呗。

秀珍就笑了:哎哟,可别发,唱不好怪丢人的。你要发,我就不唱了。

张兰英就笑:行,不发。咱录了自己看。

秀珍说那我就唱一个。于是,她整整衣服,把头发梳理一下,认真端正地坐在沙发上,对着张兰英举着的手机唱起来: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99集

张兰英把录好的视频播放给秀珍看。

秀珍看着手机里面的自己,忍不住笑了:娘哎!你瞅瞅!老眉咔嚓眼的,这个难看劲儿就别提了!

“可不难看!你们都瞅瞅,这老婆儿多有福相!”张兰英举着手机给大家看。

“不难看!不难看!”

“俊着呢!”

孩子们笑着夸。

“爸爸,你看看,这老婆儿俊不?”张兰英把手机拿给坐在一旁的老歪,笑呵呵地对他说。

“哼!俊呗!忒俊,跟八仙女儿似的!”老歪瞅了一眼说到。

“那是七仙女,哪有八仙女啊!”

“第八个仙女呗!”

娘哎,人家我爸爸都学会幽默了,

一家老少哈哈大笑起来。

秀珍慈眉善目地瞅着这一家人,说:一家子在一块儿,欢欢喜喜的,真好!这日子,过的就是一个人气!咱这孩子,还是生少了。

“可甭瞅我啊!我都多大岁数了,等将来让春来多生几个,你给看着,让你这当老太太的过足了瘾!”

“喝!我还给春来家看孩子呢,到那时候,有我没我还两说着呢!”

“这话说的,现在咱这日子这么好,你们就只管把自己身体养得好好的,享福的事儿,后头还多着呢!”

“要说现在这日子,是真好啊!想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穷得屁股让瓦盖着,种一年粮食,到头来交完了公粮留完了种子,白面都不够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三百六十天粗粮,谁成想,能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呀!吃喝不愁,手里有钱花,不过年不过节,也照样穿新衣服,上级不光不要公粮,还给补助,老了老了,还给发养老金,这家也富国也强,净是多好事儿!还真是,活一百都活不够!”

“哈哈,看看,我奶奶这觉悟越来越高了!从家到国,从国到家,家国情怀啊!”春来笑。

秀珍微笑着说:我说的可都是大实话,你们打小没吃过苦,不知道以前人们遭的罪!咱们这日子来之不易!

你奶奶的意思是咱们得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懂得珍惜和回馈!张兰英道。

“对对,还是你妈会说,心里有,我这拙嘴笨舌的也说不出来!”

不久后,张兰英做出了一个决定,在自己村里承包地,雇用本村的留守人员,种植起了蔬菜大棚,所种蔬菜专供自己的多家连锁超市。

她家的蔬菜,从种植到管理,到采摘,所有程序都拍图片、视频,传到自己的网站,经过网络传播,知名度越来越高。

自己的基地种菜,直供,这又成了家兴超市的新亮点。

这一年,大明和张兰英在村里新建了一所房子。

老歪和秀珍年纪大了,离不开家,离不开土地,住不习惯楼房。家里的五间瓦房虽然老歪和秀珍两人住绰绰有余,但是毕竟已经是多年前建的了,很多设施老旧,用起来不方便,现在条件好了,应该改变父母的居住环境。

孩子们也都大了,逢年过节人多时,有了新房子,大家也都住得舒服。

新房子是他们特意请设计师设计的,农村单层别墅。

面积比原先大了一倍,中式装修,一水的中式家具,新房内,厨房、卫生间、客厅应有尽有。宽大的院子,依老歪和秀珍的要求,留出了几块土地,一部分种菜,一部分种花儿。

秀珍走在装修好的新房子里:哎哟!这简直就跟金銮殿似的,想当年那皇上、娘娘,也没住过这么好的屋子,你看看这都多好,上厕所儿都不用往外跑了,这回行了,屋子可住不清了。

“娘,怎么样,验收了一圈儿,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满意满意,这么好还能不满意了!我做梦也没梦到过咱庄稼人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啊!”

她溜达到沙发前,瞅着沙发背景墙上的那副红木包边的书法牌匾,说:我看别人家那墙上都挂个花呀朵儿的,弄副画,咱这就写这么俩字,这要挂上个画儿,就更好看了!

秀珍指着上面的字说:娘,你仔细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字!

秀珍笑说,我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张兰英就指着一字一顿地给她念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哎哟!这话说得对!这字好哇!这么一来,可比画儿强百倍了!你写的呀这是?”

“我哪有这水平,我出的词儿,这是你那大女婿金锁成写的!”

“哎哟!金锁成能把字写这么好看,真看不出来,他肚子里墨水这么多呀!你说你姐认不了几个字,没成想,找了个文化人!真是傻人有傻福!”

哈哈哈,大家又是一阵笑。

“娘,咱这新房也宽敞,今年过年,把我姐一家子也叫上,让他们来这儿,咱们一块儿过年!热闹热闹!”张兰英提议。

“那当然好!”

张兰英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除了已经嫁出去的金颜颜以外,傻娟儿和金锁成、立志,再加上大明一家四口,老歪老两口儿,九人将要一起欢欢喜喜过新年。

一想到这么多人凑在一起过年,大人孩子都非常激动。

从过了腊八,老歪老两口子就开始着手安排过年的事儿。孩子们也都不断地大包小包的往家拿东西。

“买副麻将,到时候好好比试比试!”

“等着赢你们钱!”

“不定谁赢谁呢!”

“还是来个厨艺大比拼,看谁做的色香味俱全!”

“春节就是2020年了,咱们家也开个春节晚会儿!一人表演一个节目!庆祝庆祝怎么样?”

“这个好,这个好!”

大家已经在群里张罗春节的节目了!

所有人都期待的春节,越来越近了。

然而,临近春节的前几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却传来了!

100集

网上开始在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这一消息。

作为医生的大明和立志也特意提醒家人,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然而,老歪和秀珍并没有太当回事儿。特别是老歪,觉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自己住的这个小村庄距离武汉山高皇帝远,武汉的病毒怎么可能传到这里来!

孙子孙女出门带口罩,老歪还说他们出洋相。

玉玲和春来轮番给他讲道理,你们不上网,不知道,这个病毒可厉害了,还记得那年非典吗?比非典还严重。

冠状病毒就是非典的升级,病毒上长出花儿来了!

“胡咧咧,病毒上长花儿!还长朵儿呢!”

你不信!钟南山都上武汉了!你还不信!不严重,他能去吗?

“不认得!”

当年闹非典的时候,老歪肯定在电视上是听过“钟南山”这个名字的,可是事隔十几年,他早已经忘却了。

不论怎么说,反正这老歪是不相信这一套儿。

大年三十,立志打来了电话: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回家过年!

与此同时,村子里的人们也开始对新型冠状毒议论纷纷,到了晚上,村大喇叭里就开始广播,今年春节家家户户不要出门拜年。

“大家戴口罩、少聚会,饭前饭后多洗手,没有特别情况不要出门!”

喇叭里一遍一遍地喊,各群里也是到处转发。

自从大年初一吃了饺子去上班后,大明也吃住在医院里不回家了。

初二,又传来了消息:立志已经跟随医疗队,去支援湖北了。

电视上、网上关于新冠病毒的消息到处都是,看着电视上医护人员穿着雪白的隔离服的样子,听说立志去了武汉,秀珍心里慌了。

这到底是个嘛病毒啊!自己本地的医生都不够用,需要外地医生帮忙了。

固执的老歪此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出门时,也老老实实戴上口罩了。

不久,封村了,各个路口都设置了路挡,拴上了抗疫条幅,专人日夜把守道口。

秀珍整日里盯着电视,时刻关注着疫情,又新增了多少例,治愈了多少例,疑似病例多少。

电视里把医生护士都称为“英雄”了,每每看电视,听报道,她就心惊肉跳的,看着医护人员累得瘫坐在地上、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穿了一天防护服脱掉后,里面的衣服全被汗水打湿了,她就心疼得不得了。

她唯一的儿子在镇医院里加班加点,从小拉扯大的最亲爱的外孙去了最危险的地方,多少次,她忍不住掉了眼泪。

几天后,金锁成也回了单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去了社区值勤点儿。

因为工作,张兰英不得不外出。

孙女玉玲作为大学生,也报名做了村里的志愿者。

秀珍当起了家里的卫生监督员,每天不厌其烦地监督一家人洗手、注意卫生,从外面回来,她都要亲自给大家消毒。

不断叮嘱不得不出门的家人们:戴好口罩、手套儿、在外面别乱摸,一定注意安全。

被疫情拦在家里的傻娟儿每天陪着父母,多少年了,她一直奔波在外,像这样认真陪父母的时光,还是第一次。

每天,她和秀珍一起做饭,收拾新家的卫生。为了分散母亲的注意力,也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给大家吃上一口好东西,她就在网上研究美食小吃。

炸油条、炸麻花、做锅巴、做凉皮儿、蒸蛋糕......

秀珍说:这水平顶半个厨子!

大年初六张兰英和傻娟儿代表这个家,以老歪的名义,给村里的防疫卡口捐款两千元,方便面二十箱,水二十箱。

不久,他们又合计为武汉捐款十万元。为大明所在的医院捐款两万。

紧接着,张兰英的蔬菜大棚生产的三百斤西红柿、五百斤黄瓜又捐到了镇上。

老歪看到捐了这么多东西,抠门小气了一辈子的他,着实心疼。

“愿意捐,捐个一百二百的,千八百的就行了,捐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挣上来呀!”

“爸爸,现在疫情当前,人家医生、警察,都撇家舍业,上了前线,包括像我姐夫一样的机关干部、党员们也都去义务站岗守卡口了,咱家大明和立志也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呢,正因为有他们冲在前面,才有咱们的安全日子过,咱现在有这个能力,拿出点儿钱来不算什么。钱花在有用的地方,值!”

“对,兰英说得对!现在国家有难,有能力多帮,没能力少帮,孩子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咱们老的没挣钱的本事了,就老实在家呆着,不出去添乱!”

秀珍一家的事迹还被当地的媒体进行了报道。这又让老歪很是自豪了一阵子。

有一天,春来拿着手机,兴高采烈地给秀珍看:奶奶快看,我哥!

秀珍赶紧凑到手机前,看视频。只见视频中一个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在和病床上的一个中年女人说话。

秀珍看了半天,怎么也看不出来:这些医生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捂得严严实实,怎么能看出是你哥呀!

上面说了,河北医疗队的,他身上挂了照片,衣服上有名字:王立志!你看。

秀珍虽不认字,却也凑过去认真地看着。

“嗯!看个儿头,差不多!像!”

“那个阿姨说,疫情过去后,让我哥留在湖北,给她当女婿呢!问他同不同意!”春来说。

“那你哥怎么说的,咱可不能留在那,那再好,也不是家!咱亲人都在这儿呢!可不能留!”

“我哥说,他有女朋友了!”

“有女朋友了?这个兔羔小子,有女朋友还不告诉我!”秀珍嘴里埋怨着,心里却乐开了花。她早就盼着小蛋儿早日找到个对象成家了。

这下好了。

她一遍遍想像着未来外孙媳妇的样子,猜测着人家的脾气秉性。

“我小蛋儿选的人儿,忒差不了!”她跟大家说。

她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秀珍一天一天盯着日历,数着日子,期待着儿子、外孙能够早日回家,一家团圆,期待着疫情早日解除。

墙边儿的野草,慢慢发出了小芽,房子后面的杏花树,从干巴巴,到鼓出小小的花苞,小花苞一天天长到,慢慢绽放。

好消息越来越多,新增病例越来越少,治愈患者越来越多。大明也已经回来了。

“花开了,草绿了,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虽然还不能随便出入,但是,本地的城市已经解封,村里的街道上又有了村民聊天说笑的身影,气氛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了。

3月20日这天,阳光明媚,风柔和温暖,屋后的杏花开了满树,池塘边的柳树,舒展着绿色的枝条,立志所在的医疗队,返城了。

秀珍提着这么久的心,终于落地了!

当地的公安交警、特警、巡警以最高规格、最深敬意全程护航,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全程警车开道,警灯闪烁。

交警们值守在车辆沿途,经过的主要路口,整装列队,维护秩序,车辆通过时,全体民警面向车辆立正敬礼。

医疗队的人员纷纷从车窗向大家挥手致意。

秀珍一家,也早早地去等侯。他们专门用红色的纸壳做了一个大牌子,上面用明黄色的笔书写着“王立志”三个字。

那一天,秀珍特意换上一件枣红色的毛衣,戴上天蓝色的口罩,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春来高举着有立志名字的红色牌字。一家人,激动而又喜悦地等待着。

车缓缓地行驶着,人群中的他们,终于看到了立志。他就坐在窗边儿,朝外面挥着手中的小红旗。

秀珍终于看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小蛋儿。

“姥姥!姥姥!我回来了,我在这儿!在这儿!”

她大声喊着:小蛋儿,等你回来,姥姥给你包饺子。

把你对象,也给我带回来!

“哎!”立志大声应着。

秀珍挥着手,笑着笑着,笑出了满脸的泪花!

春已至,花已开,一切美好终将到来!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小说苦娘梗概(苦娘大结局山河无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