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看到文章名称的那一刻就被名称吸引了:《怎样才能正确归因》。归因,这个名词着实是我第一次听说。点开文章读完之后感觉讲的内容很熟悉,但让我总结什么是归因倒还有一些剪不乱理还乱的感觉。随手便搜索了起来,结果一搜才知道原来归因早在1958年就被心理学家提了出来。

归因于能力是一种外在的归因对吗(能给工作带来什么)(1)

简单地说就是人对行为的发生进行推导找出原因的过程。说是简单但看心理学家们总结的各种理论又是那么深奥缥缈,看来看去都不是自己想找寻的答案。如何结合到实践给工作带来什么,想来想去就想到前两天工作中发生的一件事情。

月初时因为外界原因导致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数据,经过一天的处理后算是告一段落。可是前两天市场的同事突然又发了几项问题,说是系统还有问题导致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数据,而且还附带了一个真实案例。听同事言之凿凿顿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结果一顿分析下来发现并不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和同事仔细沟通后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从客户那收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加分类过滤都冗杂在了一起。现在想了想排查这些问题的过程不就是归因,拆分、归类、挖掘原因、验证问题...这一系列不正是归因的过程嘛,归因要做的不正是这些吗

心理学家们讲的归因大多从人的行为出发,而在具体工作则要更加细化下来。流程的准确性、代码的严谨性、交互的友好型等等。那我们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归因呢,首先方法论。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总会遇见自己能力的天花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首先大家要懂得将先哲前辈们总结过的方法论为我们所用,并且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归因总结,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归因。第二个就是实践,在工作中运用起来了解到的方法论,并在事中事后不断的总结,找到不足调整修正才能在接下来让理论实践起来的效果更加有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项目管理中有个方法叫根本原因分析,而在分析根本原因时有个常用的工具叫作鱼骨图。虽说整体使用规则上是一致的,但每个人对细节的使用处理上还是有所差别,如果拿别人的照搬照抄而不假思索归因效率还能得到提升。

归因于能力是一种外在的归因对吗(能给工作带来什么)(2)

简单地说归因就是个归纳总结不断改进提升的过程,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方法方式。而归因带给我们的正是工作的高效,时间真正得到充分的使用。只有懂得归因、不断归因才能使我们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挑战,没有什么方式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没有什么方式方法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只有经过不断地归因才能持续迎接新的挑战。

归因于能力是一种外在的归因对吗(能给工作带来什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