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机关公文写作这个“活儿”能不能干,能不能干好,怎么才能干好结合个人经历的和听到的,给有志于此的朋友们做个解答废话不说,只上干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公文写作宝典纯干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公文写作宝典纯干货(有关机关公文写作的十条干货)

公文写作宝典纯干货

经常有朋友问我:机关公文写作这个“活儿”能不能干,能不能干好,怎么才能干好。结合个人经历的和听到的,给有志于此的朋友们做个解答。废话不说,只上干货。

1.机关公文写作,也就是俗称的写材料这个“活儿”能不能干

先摆事实,目前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缺能写材料的人,不是一般的缺,而是很缺很缺。甚至有领导抱怨:找个合适的笔杆子比讨个媳妇还难。

可见,公文写作是个紧缺行业,有一定文字基础,感觉自己能吃得了经常加班,反复修改之苦的年轻人可以考虑入行。

2.写材料有没有前途

对于没有深厚背景,情商又不是很高的人来说,写材料是一条比较快的晋升之路。当然有些人会说:我在机关写了十几年材料,每次晋升都没有我的份儿,反倒是那些平时干具体工作的人提升快多了。

这种现象也很普遍,背后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只能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但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人通过写材料得到了领导赏识,组织提拔,从而踏上了晋升的“快车道”。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写材料的人经常和领导接触,有展现自我才能的先天优势。当然,和领导接触多了也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展现得快,缺点也就暴露得快,万一不小心触犯了领导的忌讳,被“冷藏”个几年也是常有的事儿。

3.写材料对个人能力提升有什么影响

个人感觉,写材料首先锻炼的不是文笔,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机关公文一般都是为解决问题,传播思想,协调工作而写的,它的核心是用正确的立场,科学的方法,灵活的策略去解决现实问题。写材料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的过程。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意训练,对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一个锻炼。

其次,写材料能够锻炼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有人因此失去了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写材料的人因为每天都在重复着查询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应用信息的工作。久而久之,训练出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在信息甄别和使用方面更胜一筹。

第三,写材料能提高准确表达个人意图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丢失、错码、失真等现象。我们和别人沟通时同样面临上述问题。通过长期的写材料训练,可以养成结构化表达方式,能大幅度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在沟通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写材料能有效锻炼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之一。抛开职场不说,就算是将来辅导孩子学习,也会感到轻松一点的。

4.写材料是不是很辛苦

个人认为,写材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工作。痛苦在于,写材料经常要面对加班写稿,反复改稿的问题,遇到文字功底强、要求高的领导,七遍八遍修改都是家常便饭。而且,当辛苦写出来的稿子被领导“否”掉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

说写材料快乐,是因为在不断摸索总结过程中,感觉到个人能力的增长,领导同事的认可,这是发自内心的,对成长的喜悦。同时,当看到自己辛苦赶出来的稿子在推动政策落实,改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作用后,也会有一种“以文辅政”的成就感。

5.写材料一定要文笔好吗

不一定。文笔好是写材料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技能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出来。只要有志于文字材料工作,加上虚心学习,勤于动笔,经常总结,大多数人都能写出规范的公文材料。

当然,任何技能达到精湛的水平,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我不否认天赋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但是,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6.写材料一般经过几个阶段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写材料一般经过:仿写——独立——提升——创新等四个阶段。

仿写阶段,就是刚接触材料写作的“小白”所处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研究学习别人写过的材料,掌握公文材料的基本格式,规范用语,常用套路等,在此基础上照猫画虎。

独立阶段,就是经过一段时间模仿以后,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通知,通告,决定,指示等套路性比较强的材料。

提升阶段,就是熟练掌握了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稿起草,修改等工作。

经过这几个阶段,就能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写稿时有一些看似“出格”,实则创新的“神来之笔”。这个阶段,你就形成了自己的文稿风格。

7.写材料需要读什么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对于写材料的人来说,更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新个人信息库。具体来说,大致可以读以下几种类型的书:

一是理论书籍,增强理论修养,有助于正确的分析问题。二是哲学类书籍,可以起到开拓眼界,启迪思维的作用。三是专业类书籍,对所从事的行业,所要写的内容,要有较深的研究,防止坐而论道,说外行话。四是历史类书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智慧。五是文学类书籍,提高文字表达的精准度、灵活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8.如何看待材料写作中的“万能模板”

辩证地看,有些“万能模板”是可以用的,比如通知、命令、决定等有固定格式、规范语言的公文,即使高手来写,也写不出更多的花样来。这时候套用“万能模板”,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公文的魅力在于它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像领导讲话、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乃至小小的一份信息稿,这些材料都有较强的灵活性,起草这些材料的时候,就不能套用“万能模板”了,否则就会闹笑话。

9.为什么材料要反复修改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反复修改的目的,无外乎对标政策、核对信息、修饰文字等几个作用。

对标政策,就是检查材料中的提法、表述等是不是符合政策要求,有没有违反上级精神的地方。

核对信息,就是检查关键数据、典型事例等是否准确无误,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经典诗文是否与原文一致。

修饰文字,就是用更高标准对文字进行修改,完善,在各种表达中找到最恰当的表达。

因此,材料写完后,如果时间允许,一般建议不要急着“出手”,最好能“冷却”一两天,回头再检视一番,通常能发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10.能否推荐几本有助于材料写作的书

强烈推荐如下书籍:首推《毛泽东选集》,看看公文大家如何谋篇布局、说理谈事,学习毛主席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文字风格。第二推荐谢亦森《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作者深耕体制多年,本身就是笔杆子出身,里面的很多观念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够纠正公文写作中的很多误区。第三推荐《求事》杂志,上面都是重量级的文章,对于提升工作站位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