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实例:

修改病句时怎么看句子成分(文心修改病句实例)(1)

病句解析:

枚叔指示说:“这(第)一节里,讲到的是中学里的先生。你们以为把讲到先生的话写在一节里,就是有条有理了。不知道这不能一概而论。按照意思讲,开头说七个先生人都很好,待你们很和蔼,接着用‘但是’一转折,下面便应该是某一个先生在某一点上不大好的话了。可是你们却说周先生的话难懂。这并不是他为人不好,也并不是他待你们不和蔼啊,怎么能够用了一个‘但是’,就同上面一句话连起来呢?”

乐华点头说:“我明白了,这个‘但是’是用错的,这里用不到转折。”

枚叔又给他们解说道:“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一句里边有几个词儿不得当还不过一句的毛病;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这须得在平日养成习惯,每逢开口说话绝不乱用一个承接的、转折的词儿,一定要辨别了前面后面的意思,拣那适当的词儿来用,这样作文的时候自然不会用错了。”

“那么就把‘但是’两个字去掉就好了。”大文切心于信稿的修改,他悄然说。

“去掉固然也可以,”乐华想了一想说,“但不如把位置调一下。说周先生的话难懂,说我们听它格外用心,这都讲的我们做功课的情形。正好归入下一节里去。爸爸,你说对不对?”

枚叔点头称是。

*****************

小结:

这篇文章中其实提到了两处问题:一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二是句子间存在不衔接、不连贯

1.七个先生的为人和周先生的话并不是同一个方面的事,不能用转折关系来处理;

2.第一节的前半部分内容是讲先生,后半部分内容讲“我们”的学习态度,第二节的内容又是讲“我们做功课的情形”(学习态度),这样,将第一节的后半部分内容调到第二节中,才算衔接、连贯。

这两个问题都很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学生修改起来就格外艰难,今天学习到了两位先生的实例讲解,以后就会格外注意,有意识地寻找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