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作者:冯唐

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认识自己了解天赋(1)

​ 在上一讲,我们通过《活着》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两本小说,讲述了藏在我们内心隐秘角落里的人性问题。

人性具有普适性,而我们的个性却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要走的路,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务,就是认识自己,坚持做自己。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阿城的《棋王》和庄周的《逍遥游》,来看看该如何保持人间清醒,找到自己的志趣和人生方向。

找到自己的天赋

人生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天赋不同,适合走的路也不一样。扬长避短,能让我们事倍功半;扬短避长,则结果必然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天赋,并善用自己的天赋。

阿城的小说《棋王》讲的是一个下棋天才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农场里来了一个叫王一生的“棋呆子”,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想要下棋。因此,有位下棋高手替他组织了一场一对九的盲棋比赛,王一生同时对战九名高手。

经过一番苦斗,王一生胜了其中8位,并把最后一名选手逼到绝境。在这个过程中,他几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身体摇摇欲坠。所以,在对手的提议下,两人以和棋而告终。

王一生似乎为棋而生,每天心心念的都是下棋。在乱糟糟的火车上,他看到一个手指细长的陌生人,眼里立刻放出光来,热情地喊道:“来下盘棋吧!看你这么细长的手指头,就是个捏棋子儿的人!”

对方却反问道:“这么乱,下的什么棋?”王一生却根本不理会,一边码棋子一边说:“来,你先走!”

此时在他的眼里,只有棋盘和棋子,没有外界。周围怎么乱,外人怎么说,他是不管的,他所说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下棋吧”。在冯唐看来,王一生的这种定力就是一种天赋。

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王一生刚一出场,我们就能看到他必然会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因为他太爱这项运动了,全力以赴,欲罢不能。

除此之外,天赋还意味着绝对的自信。王一生觉得农场里的高手不多,自己无法长进,就托人去城里找高手邀战。有位高手见面不多说,直接摆下了一副据说是宋人留下的残局,考验王一生。王一生顺利地破解了这个残局,高手提出要收他为徒。

王一生却直愣愣地问道:“这个残局,你走通了吗?”高手没反应过来,就说:“还未通。”。见此,王一生不客气地说:“那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

然后,这高手被气疯了,说:“你这个人桀骜不驯,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

对此,冯唐认为,这就是伪高手的作风。或许是因为时机好、运气好,他们拿到了高手的称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有水平,有能力。这个名号可能会唬住很多人,但没法吓到真正的天才。

冯唐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人,当时他的小说《万物生长》刚出版,评论界一片批评之声。《人民文学》的主编李敬泽告诉他,那些评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因为写评论的人,往往写不出人家能写的东西,千万不要听他们的,放弃自己的风格。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自信,往往就会被那些“高手”、评论家给唬住,看不到自己身上那些天赋的闪光点。阿城通过《棋王》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天赋,而那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要尊重那些潜能,毕竟每一朵花都能迎来花期,每一颗星都有闪烁的机遇。

如何成为像鲲鹏一样的人

如果说《棋王》告诉我们如何在自己热爱的东西上发掘天赋;那么庄子则用《逍遥游》中“鲲鹏初现”的宏大场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冷言冷语束缚住翱翔的翅膀,要努力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

庄子是战国人,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吏,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后来他辞官不做,选择了彻底归隐。人们经常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对庄子来说,“苟且”与“诗和远方”没有任何区别。他的身体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苟且,而他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逍遥地遨游于诗和远方!

庄子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鲲鹏,但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有没有给它们以自由。正如笛卡尔所说,人是一支风中摇曳的脆弱芦苇,但思想的力量却让我们超脱肉体的束缚,照耀整个宇宙。而这种力量,就是“鲲鹏之力”。

但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能释放内心的鲲鹏,因为他们的见识、智慧撑不起鲲鹏的梦想。就像庄子所说,如果只是把一杯水洒在凹地上,这个小水洼只能漂起一个草籽,只有水积得更多够深,才能托起一艘大船。我们要想做大事,要想展翅高飞,就得志存高远,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把自己的见识和智慧修行得更广更深。

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人都梦想着星辰大海,因为在他们看来,小富即安也很好。

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施,曾担任魏国的宰相。有一次庄子去看望他,结果有人在惠施面前进谗言,说:庄子要来抢你的相位!

惠施听闻大惊失色,说:庄子有大才,我斗不过他。便用手中之权搜捕庄子。

而在庄子见到惠施之后,给他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他说,有种鸟叫凤凰,休息时只停在梧桐树上,饿了时只吃竹子的果实,渴了也只喝清澈的甘泉。凤凰从南海飞往北海时,遇到一只嘴里叼着死老鼠的猫头鹰。猫头鹰看到凤凰后,怕它抢自己的死老鼠,于是嘎嘎地乱叫,发出威胁的声音。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庄子总结说,猫头鹰根本就不会明白,凤凰对它的死老鼠一点兴趣都没有。在自己看来,惠施的那个相位,放在自己眼里,就跟猫头鹰的死老鼠一样。接着,庄子又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意思是,小智慧理解不了大智慧,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道不同不相与谋。大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惠子你又何必害怕呢?

这就是庄子的内心世界,潇洒、超脱,如草木般丰美,像鲲鹏一样逍遥。他诠释了什么叫自我,那就是“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