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689名全国劳动模范,80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

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国劳模”第一次被写进历史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这句话的理解(光荣属于劳动者)(1)

图为代表们步入会场(资料照片)

“这次参加全国劳模会,是咱们工人阶级的光荣。过去咱受尽压迫、剥削,谁把咱工人阶级还当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咱们工人才有了今天!”

195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我对大会的感想》的文章。文中的“大会”指的是当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从这一天起,“全国劳模”这个称号成了见证中国劳动者汗水与荣光的勋章。

1950年的中国,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取得了全国范围的伟大胜利,大规模的恢复经济建设已经开始。为了表彰英雄和劳动模范,鼓励全国人民共同建设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于9月25日同时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为了赶赴盛会,各地英模纷纷登上去北京的专列。9月22日,全国代表们成功会合,同乘“毛泽东号”专车,从丰台站抵达北京前门车站。列车进入车站时,喧天的军乐声与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这趟“毛泽东号”机车上,来自吉林的李永有着“双重身份”——他既是列车的司机长,也是被奖励的首届全国劳模,《我对大会的感想》一文就出自他的笔下。

在李永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首批劳模的风采——解放战争期间,他冒着被轰炸和扫射的危险,以娴熟的驾驶技术同敌人周旋,有时一个月出车20趟,每次都出色完成军运任务;担任司机长之后,他推行包乘负责制、新行车制和循环运转制,研究出省油的新办法,使“毛泽东号”首创每月安全行车7500公里的全国最高纪录。在30年铁路工作中,他成功避免了三次恶性事故。

和李永一起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还有46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他们之中,有面对爆炸危险,挺身保护国家财产的大连建新工厂的普通女工赵桂兰;有率先在企业建立严格生产责任制,依靠工人和工会组织迅速恢复供电的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厂长刘英源;有勤学苦练,迎难而上成为我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的辽宁大连铁路机务段“三八”号机车女司机田桂英……这些代表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引领着全国人民奋勇前行。

15次大会 31515个闪亮的名字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生刘文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科学大会,826个全国先进集体和1213名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接受表彰。24岁的刘文清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但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在这一年,刘文清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带领科研团队专注做好“一件事”:将专业知识与国家对环保领域的需求结合,特别是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光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集成创新研究。刘文清团队研发了20多种常规污染物、污染源,VOCs,颗粒物,环境安全,水质污染在线监测技术设备,为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知道自己当选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之际,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文清百感交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中国梦’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这句话的理解(光荣属于劳动者)(2)

1983年9月,正在建设中的宝钢矿石原料皮带运输线(资料图片)

从1950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1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10667个先进集体,31515位先进个人。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咱工人是码头的脊梁,一定为中国人争口气”“当看到我们生产的火箭把一颗颗卫星发射升空,这种自豪感无可比拟”……几十年来,无数劳动者在岗位默默奉献:有“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人发明家”包起帆等。

新时代劳动者的力量担当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今天,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8名纪检监察干部获得表彰,其中3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5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纪委副书记许彩芸是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三人之一。2009年9月,吴起采油厂南庄畔女子采油区队成立,许彩芸立下“军令状”:如果一年管理不好区队工作,主动辞职。靠着不服输的劲头,许彩芸带领着150人的“娘子军”高质量、高标准地管理着300多口油井。有人称她为油区的“山丹丹”,在哪儿生根就在哪儿盛开;有人称她为“智能螺丝钉”,自我更新,永不生锈;有人称她身上有“铁人”的影子,是埋头苦干精神的传承者。面对诸多赞誉,她说,“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石油女工,只想着把工作干好。”

纪检监察干部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一部分。仔细梳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有的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脱贫攻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有的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执着专注,锐意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家的岗位不同,但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一组数据展现了源自中国劳动者的力量与担当: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751.8万件,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的项目64万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项目64.5万件。

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北斗全球系统组网成功,率先实现经济由负转正,“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再次突破万米海试,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劳动的汗水、响彻着奋斗的足音。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是每位劳动者的前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