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此前高考阶段分文科理科班,“政史地”为文科班,“理化生”为理科班,随着基础教育的提升,慢慢地开始意识到这种绝对性的文理分科有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后一些省市进行高考改革,实施新的高考模式3 2赋分模式,这种模式下,三大主科得到了无限大的重视,但是选科却被忽略,尤其是物理这一学科,因其难度大,在可以放弃的前提下, 没有几个学生愿意选。

所以3 2赋分的高考模式下,很多省市出现了“弃物理”的现象,而这与“科技兴国”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不得不再次进行高考改革。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1)

2020年8个省市出台新的高考模式,从2021年开始实施,这八个省包括广东、福建、河北、江苏、湖北、重庆、湖南、辽宁。这几个省市就单拿高考模式来说,可比性不大,毕竟有的省市高考时使用全国一卷,有的省市使用全国二卷。

而为了进一步推进3 1 2高考模式的施行,将举办八省联考,时间就定在本月的23日,八个省市同意进行考试,然后将成绩一一对比,谁强谁弱到时候就一目了然了。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2)

不过此次八省联考排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和老师都提前适应一下新的3 1 2高考模式。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3)

什么是“3 1 2”高考模式?

先“3”值得就是数语外三大主科,“1”是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个,“2”就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2个,虽然施行3 1 2高考模式后,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影子已经完全不见了,但其实“物理”和“历史”比选一个,也是一个小小的文理选择,毕竟偏向理科的就必须选物理,偏向文科的就必须选历史了。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4)

高中最难三大学科

要说高中最难的学科是哪一科,很多人的噩梦都是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不仅要求有逻辑性的大脑,还要有空间想象力和数字敏感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而其次难的学科一定是化学,化学不像是传统的理科,除了正常的逻辑思维模式外,还需要灵活运用图像记忆法,通过一个实验明白其里面的道理,然后懂得举一反三,很少有学生有如此全面的能力,所以化学学起来也是蛮难的。

物理、化学是高中第一第二难的学科,那么除地理外没人敢排在第三,地理不是传统的文科,光背一背就能考出好成绩,经纬度的计算、复杂的地理构图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理科思维模式,还要结合文科的记忆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5)

3 1 2高考模式下,为什么老是首推“物化地”?

那么既然物理、化学、地理是高中三大最难学科,为什么在3 1 2新模式前提下,大多数老师还是给家长和学生首推这个组合呢,老师不会明确告诉你原因,但是家长和学生自己要多少了解。

3 1 2模式下,不再像以前的文理分科,上高二后再选择,是上高一就必须选,这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迷茫,还没学过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一脸懵的状态也只能询问老师了,而大多数班主任都会推荐物理 化学 地理的组合。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6)

首先,物理有利于大学选专业和就业,新高考模式下,很多高校都有明确的学科选择要求,例如中国公安大学的公安学专业就必须要求学生选物理和政治专业,而96%以上的专业都需要选择物理才能报考。

以说选择物理留给学生更多的专业可能性,也利于之后的就业,毕竟像热门的计算机、软件、AI智能方面的专业,都需要学物理。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7)

其次,选化学是促进新高考模式平衡,要说选了物理96%的大学专业都可以选,那么选了化学,也有90%以上的专业可选,即使你没选物理选历史和化学,专业选择性也比选史地政要多。

不过化学作为仅次于物理的第二难学科,很多学生还是打退堂鼓,不会物理化学通选,这就让化学陷入两难的境地,很多高中已经出现化学老师没班可带的情况了,为了避免再次后出现“弃化学的现象,老师也会极力推荐化学学科的。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8)

最后,地理虽然也很难,但是其相对于生物,更符合理科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思维模式固定,很难有所突破,在选了物理化学的情况下,搭配地理可能学起来更容易些。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9)

最后想对即将选科的学生说:老师会推荐、家长也会推荐,但是怎么做选择看是要看自己,如果你就是喜欢政史地,觉得自己可以达到顶尖的水平,将来考上北大或者人大这样的高水平学校,那么根本不用担心专业和就业的选择。

所以说3 1 2高考模式,选科还是要看学生意愿,看起愿意学哪科就选哪科。

高考向量最新题型(新高考312模式)(10)

你觉得3 1 2模式下,“物化地是最佳选择吗?

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