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的成语故事出自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刘歆(xīn)是西汉时著名经学家者刘向的儿子,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在皇宫里负责校勘和整理古书典籍,他涉猎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无所不包一次,刘歆在校勘古籍的时候看见了一本书《春秋左氏传》,他非常喜欢这本书,认为古书典籍对治国理政帮助非常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缺一不可成语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缺一不可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21抱残守缺)

缺一不可成语故事

抱残守缺的成语故事出自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刘歆(xīn)是西汉时著名经学家者刘向的儿子,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在皇宫里负责校勘和整理古书典籍,他涉猎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无所不包。一次,刘歆在校勘古籍的时候看见了一本书《春秋左氏传》,他非常喜欢这本书,认为古书典籍对治国理政帮助非常大。

为此,他马上写了一份奏章给皇帝,建议为《左传》等古书古籍建立专门的研究学术机构,负责研究挖掘其中的精华,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然而刘歆的建议却遭到许多五经博士的反对。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末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研究古今以备顾问。这些博士都是在宫中吃闲饭不干活,他们都不同意刘韵的建议。

刘韵为此非常气愤,就给主管这些博士的官员发了一封公函。在公函中,刘歆指出这些博士保残守缺,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学识浅薄,不思上进,害怕别人识破他们学识浅薄的真相,没有追求真理的志向,他们宁愿因循守旧,保残守缺,而不肯探索新的学问。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住残破的东西不放。抱:本作“保”, 指守住不放。现多比喻思想保守, 不求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