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就在此刻(就在此刻)(1)

就在此刻,2022年2月25日午13:30,晴。先生吃完饭午休,孩子看手机,我发现了一篇有意思的短文,让孩子和读者共享。

选自《庄子·应帝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译文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混沌还是浑沌,浑沌竟然是人名,孤陋寡闻。查字典,混沌,汉语词语,读音hùn dùn,也写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看来以前此词也并非贬意。由此,历史上还有哪些是流传至今变味严重的词呢?

封建,此前全称是封邦建国,指分封制。现在自五四运动以来封建变成保守愚昧顽固落后的代名词。

封疆大吏与愚昧顽固放一起,混搭不着调。

由此想到孔子,春秋战国被怠慢,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官方指导思想,学而优则仕,准标大多是儒学。到宋明理学,儒学上升到哲学天地本源万物初始,至尊至贵至极。

物极必反,随着明中期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李贽离经判道,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倡唯物主义,批判儒学不绝于耳。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保君国。"对国家对社稷空谈误国,道学家一夜转变为伪君子,非白即黑。

康粱戊戌时还托古改制还尊孔子为圣人,太平天国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文革,尤以鲁迅呐喊疾呼吃人理教,打倒孔家店打倒孔老二,打倒一切推翻一切,孔子成老二成臭老九,翻转继续。

现在儒学孔子又一次受到朝拜推广,又翻过来了。

历史当真是任人扮演的小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