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终于灭掉了吴王夫差,接下来要处理内部事务了,而大臣们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得到了不同的后果,“范蠡遂去,自齐遣大夫种书曰:“蜚虫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关于这段历史,也是后世文人墨客之佳话,多有传诵感慨,然细品,文种是必死的,他的死死在“三多一少”上。

古风美文连载梨花落(一哥俗人读史之)(1)

吴越人物

其一、文种这人干的太多。“欲使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不难看出,范蠡在这事上是耍了个滑头的,把越国“老二”的位置让给了文种,让他总揽国政,而此时越王勾践是在吴国做人质的,文种其实就是越国的实际统治者,负责着整个越国的运转与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其二、文种这人知道的太多。会稽兵败,文种两次深入虎穴请降,说出了让后人诟病多年的话语,如“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有人解释是勾践请做你的臣子,他老婆是你的小妾,也有人解释说是他老婆甘愿自称为“妾”,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奇耻大辱啊。文种干这活啊,在什么时候恐怕都是出力不落好的,放在现在,一汉奸耳!

古风美文连载梨花落(一哥俗人读史之)(2)

勾践

其三、文种这人会的太多。人家越王是个实在人,说的太直白了,“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太聪明了,天下才智十分,你文先生占了七分,称霸业用你三分才智足矣,那四分再去教教俺爹。咋教啊,那边走一趟呗。

其四、文种这人防人之心太少,从与范蠡二人的交往看,范蠡是个动嘴不动手的货色,遇到棘手、有争议的事,总是让文种去执行,可以说文种先生是越国发达的实干家,是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然而文种先生却少了一点防人之心,没有防老大勾践,也没有防老三范蠡,而范蠡留给文种的辞别信或许也真是勾践所急需的证据啊。

古风美文连载梨花落(一哥俗人读史之)(3)

常言说会走路更要会看路,或言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又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多少人要么是一直看路而不前行,要么一直走路而偏了方向,要么是只知道实干而不知道周边站着不腰痛的人在指什么手画什么脚,更不知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鸡蛋里边硬是要挑出骨头来,欲加之词,何患无有,到时候叫你良弓藏不得、走狗跑不得、有口辩不得、有理说不得,一个自刎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吧,这或许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