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茶离不开好茶器,在众多茶具中,除了传统的瓷器、紫砂、玻璃像银这样过去可遇而不可求的贵重金属,如今也被烟台海阳一家企业吉纹斋做成了银壶,运用到茶道之中作为拥有112年历史的老字号的品牌,吉纹斋制作的银壶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又是如何将百年传承手艺不断创新,把普通的银壶做到了食品级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匠心如一只为一把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匠心如一只为一把壶(一片匠心在银壶)

匠心如一只为一把壶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茶离不开好茶器,在众多茶具中,除了传统的瓷器、紫砂、玻璃。像银这样过去可遇而不可求的贵重金属,如今也被烟台海阳一家企业吉纹斋做成了银壶,运用到茶道之中。作为拥有112年历史的老字号的品牌,吉纹斋制作的银壶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又是如何将百年传承手艺不断创新,把普通的银壶做到了食品级的呢?

当记者走进吉纹斋的生产车间时,姜学斋正在全神贯注地敲打着银壶,一把手工银壶从开始制作到成壶,仅敲打次数就需要70多万次,每次捶打不仅力度都必须拿捏得当,而且不允许有一丝失误。

在姜学斋看来,手工银壶最重要的是品质,而不是数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姜学斋并没有选择市场上常用的AG990银,而是选用含银量更高的AG9999银,也就是国标一号银。然而高纯度的银在制作银版时极易产生气泡,为了解决这一核心技术难题,姜学斋用了两年时间。

由于没有相关技术和锻造书籍提供参考,姜学斋只能根据纯银加热液化后的细微形态差别,实时调控温度,什么时候开始冒气泡,什么时候气泡最少,他通过不断锻造、退热、再锻造再退热,反复二十多次直至残留气泡全部排出。

姜学斋制作的银壶整体都为9999纯银,为了保持银壶的纯度,这就要求他在制作银壶过程中的焊料必须是同等纯度的9999银料。如何焊接一度是很难解决的技术难题。

吉纹斋制作出来的每一把银壶都美轮美奂,极具美学价值。即使是一个对银壶没有任何了解的人,只要第一眼看到吉纹斋银壶,无一不被其精美的外观所吸引。2019年8月份,吉纹斋制作的银壶经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银壶达到食品级标准,重金属析出量为0。

拥有112年历史的吉纹斋创建于1909年,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吉纹斋的制壶作坊一度中断,直到1988年,姜学斋意识到时代的变化,萌发了重操祖业的想法。

放弃了在供销社业务经理的工作,姜学斋开始重拾祖业制壶手艺,并在1989年注册吉纹斋商标,仅用了两年时间,他的产品锡镶紫砂茶具就被国家外交部选为国宾礼品,多次以吉纹斋礼品赠送外国元首和国外友人。姜学斋独创的银壶剔雕工艺也被列为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2017年9月份吉纹斋还入选了山东老字号品牌,并成为中国黄金的银壶指定生产商。

虽然银壶只是传统的手工艺,但吉纹斋的工艺师傅们并没有因循守旧,他们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走创新之路,采用大胆的设计,以东西方美学相结合的方式,为银壶创造出新的外衣。

现如今姜学斋和他的银壶队伍依然在不断壮大,并多了两个女儿的加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这种追求极致的坚守便是中国人讲究的工匠精神。

闪电新闻记者 刘磊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