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娃说今天语文考试坞字读音弄错了,我说wu(第四声)呀!娃反问:你平时都说梅家坞wu(第一声)!确实日常生活中似乎约定俗成似的会读“错”音,不是不知道正确读音,而是便于沟通[捂脸]~再比如豇豆的豇(jiang),日常大多数人读gang,还有圩字,我外公家地名,村里人会写成于,慢慢地读音也变成了yu,其实是wei,还有娃今天考试的坞,本村人也说自己说梅家坞wu(第一声)人。南方人也不擅长翘舌,自然日常中也都默认平舌/前鼻音。

如此看,我们需要“慧”耳,所听未必是真理!

晚上核对科学卷,有道食物链的题,娃写的是水草——小虾——小鱼。正确答案是鱼虾换位置。娃反问:我们家养的小鱼缸里,小河虾不是撕了好几条小扁鱼吗?我们都看见了呀!为什么不是小虾吃小鱼呢?

什么是耳聪明目明(慧眼慧)(1)

强悍的河虾

什么是耳聪明目明(慧眼慧)(2)

被撕的小鳊鱼

什么是耳聪明目明(慧眼慧)(3)

残忍的大螃蟹啃小螃蟹的腿

我只能跟娃解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勉强凑合~

如此看,我们需要“慧”眼,所见未必是真实的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