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提醒工作的文案(一条微信群通知)(1)

微信群提醒工作的文案(一条微信群通知)(2)

合益路市政项目的施工者正在会议室改成的休息室内吹着空调午休。 何凡 摄

记者何凡 实习生向宇涵 通讯员谭格格

“优先保障工人休息,会议室改成临时纳凉场所。”7月10日,一条微信群“纳凉”通知,让合益路施工项目的微信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面对连续高温天气,葛洲坝路桥建筑公司在微信群里发布温馨通知,将办公楼会议室改成空调全天开放的工人休息室。7月13日,记者探访了这个重点市政施工项目,看看建筑工地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让城市建设者心暖身凉。

施工人员收到短信很感动

7月13日中午,葛洲坝路桥建筑公司合益路延伸段项目部一楼会议室挂着一块“工人休息室”的牌子。室内的空调柜机显示设置温度26℃,吹出了阵阵凉风。室内室外恍若两个天地。十几名身着施工马甲的建筑工人或趴在会议桌上,或躺在椅子上闭目休息。

项目土石方施工队伍的周师傅刚刚吃完午饭,和几名同事走进来,摘下安全帽,找了一张椅子靠着休息。

周师傅告诉记者,大家现在吃完饭都会过来。“挺好的,也不用躺在桥墩下面了,下午上班精神也好一些。”

合益路延伸段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有40多名施工人员,休息室对他们全天开放,各个班组都能够根据自身不同的时间段需求来这里纳凉休息,室内还有矿泉水提供。

“考虑到近期高温天气,酷暑难耐,决定将一楼会议室在中午12:30以后作为施工队作业人员临时午休场所。”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刘江告诉记者,“前几天我们就在施工微信群里发了通知,所有工人都收到了,项目单位开会尽量选择其他地方,不耽误工人午休。”

几名纳凉的建筑工人告诉记者,看到短信觉得心里挺感动,都在群里发出鼓掌的表情包。“干建筑行业是个辛苦活,但现在确实越来越考虑工人的感受了。”

工人们主动熄烟进入

合益路延伸段是宜昌路网建设重要市政施工项目,根据计划,将在今年9月横穿东山大道至沿江大道,达到贯通通车条件。

13日下午2时许,该工地正处于午休期,室外温度计显示,工地上温度已经超过了40℃。踩在水泥地面上,可以明显感觉到烫脚。

“尽管工期非常紧张,但面临连续高温天气,为了保障工人健康,我们调整了工作时间。”刘江告诉记者,上午施工时间为6时至10时,下午施工时间为5时至8时。各班组可以根据自身工程进度情况,灵活调整作业时间,避免高温作业。

由于道路施工跨度范围较大,许多现场施工工人的宿舍都不在附近,为了让工人们中午能有个就近、凉爽的休息地点,施工单位将办公楼会议室腾出来,作为工人休息室。记者观察发现,当天整个会议室内没有吸烟的工人。进入纳凉的工人,都主动在室外把烟灭掉进入。

项目部负责保洁工作的苏大姐说,当时把会议室改成工人休息室还有些担心。“主要是考虑到工人们在施工现场习惯了,不容易保持办公场所卫生,再就是吸烟后不好打理,还专门在桌子上放了一些烟灰缸。”

让她没想到的是,工人们都很注意卫生,进入休息室都要拍打工作服,不把泥土灰尘带进办公室,也没有人搬几张椅子横躺的,“几乎没有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工地边还停留着一辆纳凉公交车,刘江说,目前现场施工的有40多名工人,设置的纳凉避暑点可以满足所有工人休息需求。此外,项目部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液、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资,宿舍内也都安装了空调。

“凉”身订制纳凉休息点

“针对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存在问题的,一律要求整改落实到位,确保从业人员健康与安全。”7月13日,宜昌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全力保障全市施工项目、市政工程从业人员平安度过高温天气,住建部门正在加强指导,并鼓励各项目工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人性化管理,扎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施工时间上,施工现场要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控制室外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避免高温时段11:00-15:00室外作业,其他时间段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

此外,还要组织建筑单位全员开展防治中暑等防暑降温急救知识宣传。在施工现场发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足量供应饮用水。

同时,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在工地办公室、食堂、宿舍普遍安装空调,开放空调会议室作为工人午间休息点,在施工现场设置工人午休空调房,鼓励尝试空调公交车进工地,采取在塔吊、运输车辆、轮式机械等设备安装空调等举措,确保施工一线工人心暖身凉。

来源:三峡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