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16:37:43

2016-03-03 16:37:43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1)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李思忆

“5月:独角戏《小王子》;7月:旅行话剧《成都·清迈·首尔》……”2月24日,“力剧场”创始人曹力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今年“力剧场”的演出计划。“力剧场”,并非看演出的“剧场”,而是一个民间戏剧创作、表演和交流团体,2013年由在成都工作的80后曹力发起成立。

两年多来,“力剧场”已经有了两部原创话剧,演出20多场。今年开始,“力剧场”出品的《小王子》《熊熊家族之旋风国学》等不仅在省内公演,还将首次进行全国巡演。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2)

创始人曹力:从电台主播变话剧主创

曹力是一名电台主播,走上话剧这条路,源于2013年去四川传媒学院的一次代课。“那次是同学们的台词课期末汇报考试,我突然发现,近距离地观看演员声情并茂地对台词特别有感染力,感情不自觉地会被带入。”

其实,在曹力眼中,话剧表演多少有点拿腔拿调,和观众有一定距离。他思忖:“如果把话剧放在距离观众很近的空间演出会怎样呢?”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3)

《我不是橡皮人》剧照

几个月后,曹力和几个学生在四川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试着做了一场演出。“我们把《恋爱的犀牛》《甄嬛传》等几个话剧的经典桥段拼接成一出实验性新戏。”他们自创的“近景融合”的表演方式出乎意料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第一次试水成功,曹力和几个学生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创作真正的“近景话剧”。2013年底,曹力和他的团队有了第一出原创话剧《我不是橡皮人》。这出剧是他们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让他们欣喜的是,咖啡馆里座无虚席,“演出过程中老板一直不断加位子。”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4)

学员肖艺:不让文艺梦淹没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

为了壮大队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力剧场”开起戏剧工作坊,邀请省人艺、省内各艺术院校的演员、老师前来培训戏剧爱好者。

曹力介绍,戏剧工作坊至今已进行两期培训,如今已有20多位戏剧爱好者参加了培训,其中,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每期工作坊结束时,我们都会排一出话剧汇报演出,优秀的学员可以进入‘力剧场’的人才库,以后有机会参与我们的演出。”曹力说。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5)

80后女生肖艺,是戏剧工作坊第二期学员。她从小爱好文艺和表演,但家人不支持,自己的“文艺梦”淹没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力剧场”在豆瓣上组织的活动,便加入戏剧工作坊参加表演培训。

“通过戏剧工作坊,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演出中。戏剧工作坊给了我一个施展爱好的平台。”肖艺认为,演一出剧,就像看一本书、听一场音乐会一样,不在乎演技是否专业,重要的是找到了自我消遣和放松的方式,找回了自信。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6)

前路:让商业化帮助艺术生存发展

两年多时间,“力剧场”已经演出20多场,现在一些书店和咖啡馆会主动找上他们。

老书虫咖啡是成都文艺青年们偏爱的聚会地,“力剧场”也多次在此演出。老书虫咖啡企划部负责人雨桐认为,“力剧场”的近景话剧,表演形式很新颖,也能为咖啡馆增添一些艺术氛围。

去年下半年,“力剧场”通过审核,成功入驻成都市图书馆专门为创业者打造的“阅创空间”,这个空间可用于日常办公和作品展示。曹力说,不仅如此,图书馆闭馆后,“力剧场”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公共空间举办小型的戏剧沙龙等活动。

真的很想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街上(不想淹没在朝九晚五中)(7)

然而,“力剧场”目前依然困难重重。“如果没有学生,其实演员是缺乏的,尤其是优质的演员。另外,从编剧、导演到道具音效、宣传推广等都是我一个人完成。”曹力说,“力剧场”现在虽然能保证每场演出都不亏本,但盈利的方式、演员的发展等等现实问题,依然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虽然我们是一群文艺青年,但我还是觉得必须商业化起来,商业化本身并不会影响艺术,运作得好,反而能帮助艺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曹力说。

本文编辑 唐乐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