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局部),纸本设色,26.7×142.5cm,明代,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3)

酷暑已至,但炎热的天气依然阻挡不了大家想要远游的心情,并纷纷用相机记录着眼前的美景。在没有相机的年代,古人选择用画笔记录夏日的美好。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领略古人眼中的夏天……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4)

01 连绵深山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5)

董其昌《夏木垂阴图》(局部),纸本水墨,321.9×102.3cm,明代,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酷暑时节,郁郁葱葱的树木能够遮挡烈日,汩汩流淌的清泉更能驱走热浪,深山可谓避暑胜地。此处既可隔绝外界纷扰,更可摒除夏季火热。画家每日游走于山间,对山脉走势、一草一木均愈发熟悉,因此能够将它们倾注于画笔,使现实中的万丈高峰、千里江山跃然纸上。在屈鼎所绘的《夏山图》中,远处山林陡峭、近处湖水平静、山脚树木郁葱,正是夏日山水的典型写照。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6)

屈鼎《夏山图》,水墨绢本,44.1×116.8cm,北宋,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7)

董源《夏山图》(局部),绢本设色,49.9×313.2cm,五代,藏于上海博物馆

夏季的山林相较于其他季节,自有其独特之处。高耸入云的山峰与枝繁叶茂的丛树交相呼应、延绵不绝,比日常景色更添了一分清凉、脱俗的意味。画家描绘的风景既取材于真实的山野美景,更添加了自己的理想主义,使其宛如仙境。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8)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绢本设色,50×319.8cm,五代,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02 隐居于山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9)

王蒙《夏山隐居图》(局部),绢本设色,57.4×34.5cm,元代,藏于弗利尔美术馆

除了单纯地描绘眼中之景,画家还喜欢将自己绘入画中,这类似于如今风靡的自拍。画家们用这种方式记录了其在山林中生活的点滴,这也是他们生活态度的宣言——不再追求庸俗的功名利禄,转而修炼自己的内心境界。他者的纷纭再也无法影响自我的平静,正可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0)

王翬《仿巨然夏山图》(局部),绢本设色,51×81cm,清代,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隐居山间避暑之时,还可邀约好友前来共赏美景。画中,有一人骑着毛驴带着一小厮远道而来,许是为了探望旧友。正居于山间的主人听闻好友的到达,也是欣喜万分,早早便站在桥上迎接远客。画家与好友一同在山间避暑、把酒言欢,又是多么轻松惬意。

03 明媚阳光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1)

王原祁《夏山旭照图轴》(局部),绢本设色,123×51.8cm,清代,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诗人有云:“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明媚的阳光是夏日不可缺少的存在,在其照耀下,景物的颜色更为鲜艳明媚。王原祁所绘的《夏山旭照图轴》描绘了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高耸入云的山峰被绿色的植被所覆盖。旺盛生长的绿植在旭日的照射下焕发出蓬勃生机、肆意张扬,夏天就是这样一个热情洋溢的季节。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2)

周鲲《绘林钟盛夏图》(局部),纸本设色、描金,178.4×106cm,清代,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泛舟于水上,既可欣赏明媚阳光下的盛夏美景,又可借水消暑。在画中,画家描绘了人群在水上赏景的活动。游客身着色彩鲜艳的衣物,与碧波、树木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幅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夏日风景图。

04 多样夏雨

漫长的苦夏总需几场雨来暂时冲走炎热,而这夏季的雨也总是多种多样、各具性格。夏季最常见的雨便是雷阵雨,相信每个人都会对突如其来的大雨有着深刻记忆。行人在雨中奔走,即便有遮挡,也难逃成为落汤鸡的命运,古人也有着相似经历。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3)

周臣《夏畦时泽页》,绢本设色,31.3×26.4cm,明代,藏于故宫博物院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4)

高克恭《夏山过雨图》,绢本设色,25.4×26.1cm,元代,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夏季不但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雷阵雨,有时还会有延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空气中弥漫着水汽,氤氲着眼前的景物,让一切显得朦胧不清。如今,下雨时会有在水雾中若隐若现的高楼大厦;古代则有掩隐于烟云的山水自然。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5)

王翬《夏山烟雨图》(局部),纸本浅绛,137.2×63cm,清代,藏于天津博物馆

05 荷香清夏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6)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绢本设色,184×98.3cm,明代,藏于故宫博物院

荷花盛放于夏季,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总是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盛开的荷花是独属于盛夏的美景,热衷于美的画家又如何能错过?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7)

马麟《荷香清夏图》(局部),绢本设色,40.9×320.7cm,南宋,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8)

吴炳(传)《出水芙蓉图》,绢本设色,23.8×25cm,南宋,藏于故宫博物院

06 柳树成荫

柳树在春季抽芽,在夏季长成。微风浮动柳树的枝条,发出窸窣的声音,这种声音让人感到安心愉悦,因为这意味着柳树成荫,足以遮挡烈日。在《柳院消暑图》中,一白衣男子端坐于窗前,凭栏远眺。窗外垂柳依依,湖面平静无波,远处青山连绵,画面中没有任何酷暑带来的烦躁。心静自然凉,这或许是画家描绘此景时的心中所想。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19)

佚名《柳院消暑图》,绢本设色,28.7×29cm,宋代,藏于故宫博物院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0)

佚名《柳荫高士图》,绢本设色,29.2×28.6cm,南宋,藏于故宫博物院

即便没有屋檐的遮挡,在柳荫之下也足以使人感到安心、庇佑。《柳荫高士图》中的人物坐于柳树枝干,静静凝视着眼前的溪流,柳叶随风拂动。离开繁杂的城市来到郊外,感受乡野的自然情趣,这不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世外桃源?

07 夏日繁花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1)

佚名《夏卉骈芳图》,绢本设色,23.7×25.2cm,南宋,藏于故宫博物院

夏季也有繁花的盛开。在《夏卉骈芳图》中,蜀葵、栀子、萱花竞相争奇斗妍,绿叶浓淡相宜,衬托得鲜花更为娇艳。此画中,画家以胭脂绘蜀葵,从花心向外渐次晕染,色彩层次丰富;用粉白、浅黄晕染栀子、萱花,淡雅脱俗。此画赋色细腻,明丽不艳俗。古代画家精工细作所造就的艺术之美或许更胜今日相机的光学成像。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2)

李嵩《花篮图(夏)》,绢本设色,19.1×26.5cm,南宋,藏于故宫博物院

08 花鸟相戏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3)

吕纪《四季花鸟图-夏》,绢本设色,174.4×99.7cm,明代,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除描绘静态的植物外,古人还好画活泼的鸟类。鲜花盛放,绿叶葱葱,又有鸟禽于其中嬉戏,这又是怎样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如今,我们用高速相机才能捕捉到的鸟类憨态,古代画家早已通过眼识心记使其跃然纸上。鲜花瓜果,正是有鸟禽与之相戏,才更添了几分动态之美。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4)

赵佶《枇杷山鸟图》,绢本水墨,26×27.2cm,北宋,藏于故宫博物院

从山林到湖畔,从晴朗到阴雨,从鲜花到鸟兽,古人眼中的夏日风景异彩纷呈。许多人不喜欢炎热的夏季,但在古人看来,深入自然、平静心态就仍可找到一隅清凉之处,并发现其中的美好。你喜欢夏天吗?又有什么独特的消暑方式?欢迎留言分享。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5)

编辑、文陆蓓蓓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6)

描写夏天的绘画(热热热热热太热了)(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