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去世后,他便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不过比起父亲来说,父子俩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文忠是个骁勇善战的将才,而李景隆却只会纸上谈兵。
可即使没那么大本事,李景隆却仍然能受到三代皇帝重用,其中还包括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和朱棣,为何会这样呢?
朱元璋为何重用他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李景隆从小长得眉清目秀,读书又十分能干,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很好。承袭曹国公之后,朱元璋就派他去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还让他掌管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并且加封为太子太傅。那么朱元璋为何会重用他呢?
文章开头说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这个李文忠是谁呢?他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由于战乱,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去投奔朱元璋,之后李文忠就一直留在舅舅身边。
从朱元璋起事,到建立明朝,李文忠先后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朱元璋十分倚重他。登基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就封了李文忠为曹国公。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伤心不已,不仅亲自为他撰写祭文,还准许他配享太庙,又将其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而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孙,自然对他就有亲切感。加上李景隆从小长得好看,读书也能干,因此深得朱元璋喜爱,一直想好好培养他,以安慰外甥在天之灵。
朱允炆为何重用他
李景隆担任过太子太傅,所以和朱允炆走得很近,深受其信任。朱允炆登基之后,听从黄子澄等人建议削藩,第一个对付的就是周王朱橚。朱允炆派李景隆去包围周王府,最后李景隆成功将朱橚押回南京。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先派耿炳文去退敌,结果失利。于是朱允炆便让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出战。然而"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几次被燕军打得落荒而逃,最后没有办法,李景隆只能打开城门,投降迎接朱棣进城。
李景隆如此没用,甚至在关键时刻,还屡次助攻燕军,让他们得到喘息的机会,为何朱允炆还要重用他呢?
首先还是因为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忠良之后本就容易受人尊敬,即使他自己没什么本事。加上朱允炆身边都是黄子澄、齐泰这样的儒生,思想又过度迂腐,他们眼中的李景隆,可是要比耿炳文强百倍。
其次朱元璋虽然给朱允炆留下了耿炳文、郭英这样的老将,但是在朱允炆、黄子澄等人心中,老将始终不如年轻人勇猛善战。特别是耿炳文失利的情况下,朱允炆便更加认同这一点。
最后朱棣在攻打大同的时候,朝廷又派李景隆去援救,结果等他到了的时候,燕军都已经回师了,他直接扑了个空。但是回去后,"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都在替他找借口,认为不是李景隆援救无功,而是因为其权柄太轻了,于是又给了他"专征伐"的权力。这一切都源于,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的身份,以及黄子澄等人盲目的推荐。
朱棣为何重用他
朱棣重用李景隆,就很容易理解了。毕竟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虽然是朝廷的人,但他却没少助攻燕军,可称为明军的"猪队友",燕军的"好朋友"。就连朱棣都说:"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
最后见大势已去,李景隆便和谷王朱穗一起,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所以说起来,李景隆对朱允炆没什么功劳,对朱棣来说,却是一大功臣。
因此朱棣登基后,"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每次议事的时候,李景隆都居于众功臣之首,这让大家都十分不满。
由此来看,李景隆得到了朱棣的重用,今后荣华富贵是享用不尽了,那么李景隆最后结局如何呢?
朱棣即位后,就恢复了周王朱橚的爵位。当年李景隆去扣押朱橚,已经和对方产生了嫌隙,于是周王便弹劾李景隆,称他包藏祸心。不过这次朱棣并没有追究。
后来又有几位大臣联名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合谋叛逆,朱棣便削去了李景隆功臣的勋号,并让他闲赋在家。不久又有人上书,称李景隆在家享受帝王待遇,还让家人给自己行君臣之礼。朱棣听后大怒,"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
其实朱棣早就想这样做了,他之所以一开始加封李景隆,是因为李景隆对他确实有拥戴之功。朱棣篡位,急需收服人心,所以他不能一上来就处置李景隆,这样别人会说他过河拆桥。
因此他才要大肆封赏李景隆,越是对他恩宠备至,别人越会夸赞朱棣贤明。同时也能给群臣提个醒,只要对自己忠心,就能获得如此高的殊荣。
但是在朱棣的内心里,一直都瞧不起李景隆。要说人才,朱棣身边并不缺少,光是他自己的儿子中,就已经有文有武,堪当大任了。李景隆这种人留在身边,只会白白拿俸禄养着他,所以朱棣一直在等待机会。
当然没有什么理由,比谋逆的罪名更大了,只要能够证明李景隆有谋逆之心,那么朱棣就可名正言顺除掉他。只是李景隆自己,对于朱棣的态度茫然不知,还一心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在狱中绝食好几天来自证清白。不过他也是命大,绝食几天也没有饿死,朱棣也没有下令处死他。就这样,李景隆活到了永乐末年才去世。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宗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