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我国涌现出许多以歌颂和学习雷锋为题材的歌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首:一是由吴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二是由傅庚辰作词谱曲的《雷锋,我们的战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读故事唱颂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背后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读故事唱颂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背后的故事(读故事唱颂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背后的故事)

读故事唱颂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背后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我国涌现出许多以歌颂和学习雷锋为题材的歌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首:一是由吴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二是由傅庚辰作词谱曲的《雷锋,我们的战友》。

《学习雷锋好榜样》创作于1963年。一年前,沈阳军区某部汽车连班长雷锋因公殉职。他生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事迹,经媒体宣传后,在社会产生了很大反响。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都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还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当天上午8点,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政委王引龙刚到办公室,就看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并接到了下午到天安门广场参加活动的通知。他们马上召开全团大会,传达了上级精神,让大家做好准备,参加下午的活动。会上,有同志提议:“我们是文工团,下午应该演唱一首新创作的学习雷锋的歌曲。”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到词作家吴洪源和曲作家生茂身上。吴洪源、生茂心领神会,信心百倍地表态:“我们保证今天上午完成任务!”

散会后,吴洪源认真学习和领会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对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有了清楚的认识,很快写出了四段歌词,分别从四个方面点明学习雷锋的重点,既有条理性,又有概括性。歌词的名字也很鲜明、朴实,就叫《学习雷锋好榜样》。

歌词以最快的速度传到生茂手中。早在20世纪40年代,吴洪源和生茂就是亲密战友。1949年,两人同在解放军63军,参加过平津战役,并从那个时候起就联袂创作歌曲。生茂拿到吴洪源作词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如获至宝,激动地对吴洪源说:“这首歌词写得太好了!我一定要让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飞遍全国!”生茂以只争朝夕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他想,这首歌一定要有普及性、群众性,部队战士们爱唱,地方群众也爱唱,绝对不能太“洋”,必须是民族风格,而且要高亢有力。他边构思边谱曲,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自己哼唱几遍后,便把歌曲写在食堂边的黑板上,让大家提意见。文工团的同志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歌曲写得好。就这样,中午12点之前,《学习雷锋好榜样》在紧急状态下诞生了。大家人手一张手抄的歌片,现学现唱,效率极高。

3月5日下午,天安门前红旗招展,人海如潮,“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金水桥畔,伴着手风琴的雄壮旋律,战友文工团的团员们放声高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歌曲气势激昂,朗朗上口,一下子就吸引了群众。

几天后,北京军区召开学习雷锋誓师大会。战友文工团在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受到热烈欢迎。在观众的要求下,吴洪源、生茂被请上台,与大家见面。吴洪源还背诵了几段雷锋日记。演出第二天,北京军区《战友报》就刊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紧接着,《人民日报》等许多报刊也转载了这首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连续播放,声势空前,使《学习雷锋好榜样》深入城镇乡村、千家万户。

1964年5月,在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中,合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荣获优秀奖。198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唤起美好回忆的那些歌”评选活动中,《学习雷锋好榜样》被大众推举,再获优秀作品奖。

60年过去了,虽然我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薪火相传,光耀中华。《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作者:庄秀惠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